返回第四十九章:漫天报道,轰动全东北(1 / 2)重生1990:老子要做世界寡头首页

自信是种好事,但是盲目的自信却如同深渊。

这一点禹城十分清楚。

所以,在做每一件事之前,他都会做好充分的调研,准备好几个方案。

毛国之行如是,这一次镇压圃田木材帮依然如是。

就像这一次,他手的数据由来。

1980年代的数据是他从林业局拿到的官方数据,而最新的数据则是他花重金从米国那边通过关系购买的。

在87年大安岭大火的时候,米国卫星就检测到了火情,他们是有着手段和技术获取这份数据的。

所以,禹城根本就不怕有人验证他手数据的真假。

而现在仅仅是刚刚开始。

不过此时,张柏清脸却是露出了怒容

“林业局那边还是不松口,说指标没有面的命令降不下来。”

她心中有气,言语间也带着一股怒意。

这几天,禹城一直在冰城饭店,为的就是从张柏清口中及时知道东北层的政策变动。

“不用着急。”禹城挥手笑道:“现在才只是刚刚开始呢!”

渔轮,是需要时间进行发酵的。

冰城早报虽然是冰城发行量最高的报纸,但是早是众人开始工的日子,还并没有迎来渔轮高峰期。

而随着时间的蔓延,当越来越多人看到这份报纸的时候。

那么必然,会在民众的心中埋下一颗种子。

这颗种子要成长,自然需要不断的浇水。

而成为这个园丁的人,禹城也早就挑选好了。

渔轮战,要的就是不断轰炸,不断堆积信息,给你的脑子里灌输所要传达的信息。

这也是禹城将全东北,十多家报社编辑请到一起的原因。

而至于这些报纸会不会刊载?

这一点他一点都不担心。

不光是因为这个时代开放的风气。

更因为,禹城提出的观点之新颖和前卫且正确。

乡土、子孙后代的延续,商人逐利的欺压、以及东北的未来。

这所有的因素放在这些报社面前,他们怎么可能会放过大书特书的机会。

文人风骨,这个时代还是不缺的。

至于说,这里的观点会不会和面的政策冲突。

毕竟现在一切都以经济为重心。

这一点,禹城并不担心。

缺钱,没人投资,没发展是吗?

我有钱,我来投资,我来发展!

但是这所有,得需要以禹城的意志为前提。

作为一名往来于毛国和夏国的倒爷,可以说身份并不光彩,纵然禹城在毛国那边已经建立起无比深厚的根基。

但是在国内,除了借用张柏清的关系网之外。

他可以说在一些权贵心中根本就毫无轻重。

本来,禹城还想着用什么手段,出现在这些权贵心中,为以后自己整合东北资源打下基础。

但是圃田木材帮的出现,毫无疑问,是给他立了一个靶子。

他可以确定,只要将这个靶子给打下去,那么他的名字,将会正式出现在东北,甚至国内某些人的办公桌之。

无论是东森还是晟天,在东北将会人尽皆知。

紧随其后“接下来,就是表演的时刻了!”

禹城在心中轻声呢喃。

.......

接连五天,冰城早报仍然在坚持每天一篇稿子的习惯,内容仍然聚焦到东北森林现状,而随着他们的调查,越来越多的隐秘的新闻也出现在了报纸。

起初民众们还将信将疑,当一张张照片刊登在面的时候。

他们已经逐渐相信了。

但,不光如此。

紧随其后,冰城日报、冰城晚报、东三省公报等报纸也在以不同的角度刊登相关实事。

冰城林业局。

魏高义已经准备下班了,不过他却没有任何动作。

这几天因为报纸的事情,虽然面还没有发声,但是民间的言论,已经让他如坐针毡。

以前每次回家,周边的邻居都对他满脸微笑的打着招呼,但是这几天,他能清晰的感觉到周围人对他的指指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