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九十六章:岁月静好(1 / 2)婉宁首页

江南已经安定下来,很多来北地的难民,退回了土地,在县衙领了返程的通城文牒,一路到各县领回乡粮的粮本,再次踏上了逃难时的路程。

同样的路,走的姿势都不一样了,各地官府派车护送,赠送干粮。

一路想赚点钱,可以早官府申请,帮忙运送去南边的货物。

对于改朝换代,百姓都觉得很好,现在的官府比以前的好多了,现在的皇帝能管他们死活。

以前他们见了官就害怕,现在是官见了他们害怕,因为皇上说了,当官的好不好,百姓说了算。

吏部评选县令能不能升职,是不是好官,让他们不记名投票。

就是在闹市设一个铁盒子,百姓能往里面投票,好官就在纸条上写好字,不好要写出哪里不好。

为了让百姓能在纸条上写出不好,朝廷又在各地设立了扫盲学堂。

不要钱就能学识字,学不好还不行,里正要统计,村里百姓还有多少不识字。

皇上说了,写不好不要紧,照葫芦画瓢呗!但不能不识字,当睁眼瞎不行。

因为他们的孩子,以后都能免费进学堂,当爹娘的不识字,将来让孩子糊弄了,岂不是丢脸!

看看,皇上就是不一样,咱现在的皇上跟咱们亲近,说话也能让咱听得懂。

现在走到哪里,百姓都能看到满脸堆笑的官员,再也听不到文人拽文,让他们听不懂说话了。

这批难民回去后,真实感觉到,新王朝的好处。

官府给他们分田地,丈量没有大弓小弓之分,朝廷有统一的丈量公尺。

粮种能赊欠,家里的女人参加了妇女联合会,在联合会里领了散活回来做。

只要女人够勤劳,养鸡养鸭,织毛衣,织布,纺线,赚的比男人还多。

在万民期待中,新朝的京都耸立起来,很多北地百姓,自发去工地帮忙。

他们背着干粮,不占朝廷一点便宜,只想为新朝尽一份力。

新皇的登基大典,在秋收后举行,皇上前一日还带着皇后参加乡间的秋社。

帝后穿着粗布麻衣,在乡间地头煮了一锅高粱饭,皇上还亲手给杜相爷盛了一碗饭呢

次日的登基大典,吃了高粱饭,还没消化的官员,眼看着皇上与皇后并肩登上御阶。

两人站在御阶顶端,冲着跪拜的百官齐声说,国朝千秋万世,众卿平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