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君王,李世民有着煌煌霸业。
但是对待亲人的冷血,也让李世民一直背负骂名。
朱祁钰的大概也是害怕世人的议论的。
“陛下登基后,军事击退瓦剌,政务虚心纳谏、拨乱反正,一派明君之象!”
为了劝说朱祁钰,于冕先恭维了朱祁钰一番。毕竟,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在朱祁钰的脸色好转了一点后,于冕又接着说。
“虽然陛下有作为,但是登基才不过一年。满朝文武都是太皇旧臣,这时更加应该收服人心才是。优待太皇,就是为了显示你的宽宏大量!”
道理都懂,但是朱祁钰还是不放心。他哥哥毕竟做了十几年皇帝。
后世在讨论朱祁钰的时候,把他对待朱祁镇过于的无情,当成了他的污点。
于冕劝说朱祁钰放过朱祁镇,就是为了给朱祁钰洗刷这个污点。
于冕知道,只要朱祁钰的儿子不夭折,朱祁钰身体不垮掉。朱祁镇就不可能复辟。
朱祁钰后来被他哥哥复辟成功,在于冕看来这是悲剧。
如今的于冕,不仅不会让悲剧重现,还想辅助朱祁钰成为一代明君。无论是皇图霸业,还是个人名声。
“陛下的皇位,是由太后下旨继承的。这个有些名不正、言不顺。太皇回来,举行盛大的禅让仪式。这样,陛下再不会被人非议!”
于冕的这个理由,让朱祁钰无法拒绝。他太渴望得到天下臣民的认同,再也不想被人说是窃位自居了。
“太皇回到宣府后,立即发布文告。说他已无心皇位,让臣民尽心拥护陛下。这是太皇在向陛下示好,在向陛下表示臣服!”
于冕的话,让朱祁钰的担心,再一次降低。
于冕决定在加油,他又说:“陛下是要做汉高祖?还是做汉光武帝?”
“有什么区别?他们不都是一代雄主吗?”朱祁钰没有明白于冕的意思。
于冕解释:“汉高祖刘邦对于臣下杀戮过重,史书评价不好。汉光武帝刘秀,善待功臣,人称位面之子。”
朱祁钰算是听懂了,于冕就是不想让自己背负乱杀的坏名声。
朱祁钰当皇帝后,大臣们大多都是一本正经。更有几次,大臣们集体和朱祁钰唱反调。
这些大臣中,还包括朱祁钰倚重的于谦、杨洪、石亨等。
对于大臣们,朱祁钰知道他们只是忠于天下、忠于朝廷。
朱祁钰觉得大臣们并不是忠于自己这个皇帝。就算换个人当皇帝,这些大臣依旧还是做该做的、说该说的。
但是于冕不一样。他也是忠于天下、忠于朝廷,但是于冕还是忠于朱祁钰。
朱祁钰觉得和大臣们只能谈国事,但是对于于冕可以交心。
“我愿意学汉高祖的丰功伟绩,但是不学他的其他。于冕,你会是我的张良、萧何吗?”
朱祁钰这话,是他仔细想了之后,才说出来的。
朱祁钰说自己学汉高祖的功绩,是表明他有心干出一番成绩。
朱祁钰说自己不学汉高祖的其他,表示他不会滥杀,会善待臣民。
汉高祖虽然大肆屠杀功臣,飞鸟尽、良弓藏。但是张良和萧何,都是善终的。
朱祁钰把于冕比作张良、萧何,即是为了显示对于冕的器重,也是向于冕表示他不会亏待于冕。
于冕本来就对朱祁钰好好感,觉得历史的他是一个好皇帝。
“臣于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于冕也向朱祁钰表达自己的心意。
“臣为了防止他人污蔑陛下名声,特意让宣府协助。杨洪之子杨俊,率领三千军士,互送太皇回京。”于冕趁朱祁钰心情变好后,说出了自己的自作主张。
让大军护送,其实也算不自作主张。这是于冕和杨洪他们商量的结果。
要是朱祁镇在路有个三长两短,不但会让朱祁钰名声受损,还会让于冕他们承担罪责。
既然不能改变,那么只能接受。这是朱祁钰对待他哥哥回来的态度。
朱祁钰没有责怪于冕:“罢了,朕知道你是为了我好。”
“臣请陛下,禀告天地、宗庙,以证明陛下击败瓦剌、迎回太皇的丰功伟绩。同时请陛下让人召集臣民,接受太皇的禅让,以正天下人心!”于冕的话,一石二鸟。
于冕这话,不但拍了朱祁钰的马屁,还让朱祁镇彻底和皇位告别。
古人讲究言而有信,朱祁镇向着天下行了禅让之礼,那么他还有何颜面再图谋皇位?
朱祁钰从自己哥哥手里接过皇位,也就变得名正言顺。
“迎接一事的礼制,让礼部准备;工程器具,让工部准备。”朱祁钰再权衡利弊后,同意了于冕的进言。
联想到宣府派军南下,朱祁钰也品出了一些东西。
“你们派出三千大军,护送太南下。估计是为了壮大声势,以弥补太皇仪仗的不足吧!”
于冕“嘿嘿”一笑:“陛下圣明!臣和杨洪的这点小肚鸡肠,早已被陛下看穿!”
于冕的恭维,让朱祁钰很是受用。
朱祁钰也朗声大笑:“朕,可是要成为一代雄主的男人!”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6月12日到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