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零七章 蒙古人的未来(1 / 2)大明太子的全面战争首页

在处理完螨洲以及规划好辽东以及更北方地区未来的发展,又和朝鲜签订了一张不平等条约,大大加强了大明对这个藩属国的控制后,朱慈烺便班师回朝了。

他出兵时几乎将京畿所有的力量都抽调干净了,如果谁这个时候来京师地区掳掠,那京师百万军民就只能干瞪着眼任人宰割了。

而且朱慈烺觉得自己是时候把重心往内陆,往南方移动一下了。

现在的明军虽然质量依旧一般,不过得益于装备、补给体系的日渐完善,已经有一种王朝开国初年那种精兵强将的样子了。

再加上现在大部分明军都打过仗,见过血,算得上是一只敢战之师,朱慈烺觉得自己有必要将其他地方的问题解决。

不仅仅是为了大明的未来考虑,也是为后世中华子孙考虑。

否则等到这些久经沙场的官兵老去,明军的战力又回回到原样,到那时,再想解决大明后周边一些地区的问题,就难如登天了。

例如交趾、蒙古、西藏、西域,没有一只能征善战的军队,大明想要将自己的影响力和统治投射过去,简直比登天还要困难。

如果现在不把这些地区的问题解决了,朱慈烺觉得等过几十年,甚至一个甲子的时间后,大明能对这些地方保持羁縻统治就不错了。

于是一回到京师,朱慈烺就命张勇部出兵西北,往西域的方向打去,一路上凡有不服从大明统治的,无论男女老少,皇亲国戚,一律格杀勿论。

不过张勇手下只有几万明军,还有近万闯军的降兵,想要攻略面积达到上百万平方千米,内地几个省份那么大的西域,还是太吃力了。

于是朱慈烺又用内地、辽东的田庄作为礼物,诱惑卫拉特、察哈尔、准噶尔、喀尔喀等蒙古大部落出兵协助。

见到朱慈烺竟然肯用田地作为礼物,这些蒙古王爷们当然乐得出兵攘助大明。

因为草原上的生态承载力非常差,而且最多只能种出来畜生才吃的青稞,可草原上又吃不起肉,光吃奶制品难以生存,必须和中原交换茶叶、粮食,才能艰难的生活下去,渡过草原上一场又一场的灾难。

不要以为放牧的就能随便吃肉了,中原种地的农夫不也经常吃不起白面吗?哪怕他们田地里种的全是小麦,一年收成能有几千斤。

那些蒙古王爷们以前之所以一次次南下中原劫掠,很多时候其实都是为了茶叶、粮食、铁器这种草原上无法产出的东西,而不是为了能看不能吃的金银珠宝。

而得到中原、辽东的田庄后,就意味着这些蒙古王爷们有了自己生产粮食的能力,而不需要在边关市场中处处受制于中原朝廷和中原商人。

所以这些王爷在见到朱慈烺的地契,得到内地、辽东的田庄后,非常高兴,立马就派了大量的奴隶和牧民到田庄里,为自己耕种自己想要的作物。

除此之外,他们又派遣了总共三四万草原骑兵帮助张勇进军西域,听候张勇的差遣。

当然,他们不仅仅是看在朱慈烺送他们田庄、土地的份上才出兵,更是盯上了西域的财富,几百年前成吉思汗来到中亚,打败中亚大国花剌子模,抢了个盆满钵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