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用砖红开篇,因为砖红是一种充满悦目明朗的色彩,特别能促进人的发育,儿童在这和谐的色彩中,非常有利于身心的成长,而我小时候住的就是这种砖红色砌成的房子。 我住在那个人们都向往的著名城市,在城市的东郊,有众多的单位,那些单位曾都隶属国家第N机械部,当时都是以数字命名的工厂,在那时也属于军工厂范围,我也权且就用一二三四五等数字代表吧,在离那些工厂不远的地方,有一片据说是当时苏联老大哥盖的三层楼的楼群,房子的楼牌号也是以几街坊几楼几单元标注的。因这片家属楼离那些众多的工厂大约两、三公里的距离,以方便人们近距离地上班,有一家子住的,也有倒班宿舍,周边各单位还盖有食堂,那些没有住这边附近的人们都将这个地方称之为福利区。 不过住在这些楼群里的孩子,父母几乎都是双职工,而且那时候,根本没有父母亲送去上学的,父母们都早早地奔向了工厂,只要上课时间快到了,便会看到从那砖红色的楼群里纷纷走出来、背着书包,脖子上挂着钥匙的孩子们,对,我们就是那个时代上学、放学家长都不接不送,脖子上都挂着用一根小线儿栓着的钥匙,放学到家自己打开房门,自觉作作业的双职工的孩子,我就是其中的一员。 小学的生活距今太过久远了,有关学习的事都模糊不清了,那时候,我们上学还有分上、下午班的,也就是上半天学的;不过那半天会有学习小组,还给我们配备了校外辅导员。我最喜欢上下午班了,因为上午可以睡懒觉了。不过,上午班,让我感觉玩儿的时间更多一些,因为,中午放学后几乎就是玩儿的时间了,不像下午班总惦记着还要上课,还要赶作业,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 说实在的,那时候也没什么玩儿的,我玩儿的最多的就是跳皮筋儿,因为我个子特别高,她们都愿意和我一头,特别是大举(那时候跳皮筋儿的高度,手握皮筋儿的状态从开始的垂直,慢慢地到腰部、腋下、肩膀、头顶、胳膊微抬的小举直到高高伸直胳膊的大举,以让对方够不着为目的),跟我一头的总能过关,她们还给我起了外号“电线杆子”,但是,随着年龄的渐渐长大,也随着我的男孩子般的大大咧咧,风风火火的性格,我还有个她们背着我叫的外号“野猫”,这是我在自己稍大些后才知道的。 哦,小时候还有一个难忘的事件,就是那场大地震,我们似乎远没有大人那样的恐惧,相反,可以不用去上学了,各个都高兴得手舞足蹈;那个夏天热得闷死,冬天冷得冻死的防震棚,对我们来说就像住宾馆一样的稀罕,争先恐后地往地震棚里钻呢。之所以印象深刻,还有个原因,是我爸爸有了连续一个月的时间和我们住在一起。对,那时,我父母是两地分居的状态,我爸爸支援三线去了,结果就留在了当地,不过他工作的地方离我们南方老家很近,我母亲的老家也在江南水乡的一个村庄,不过,我没有去过。我们楼里有不少是两地分居的父母。 我爸爸的到来,最高兴的是我母亲,她一改往日对我们的无缘无故的发脾气,人也温顺很多,我爸爸给我们搭好防震棚后,几乎就没在里面住过,都是和我母亲住在楼里,我们家可是三楼啊,我都佩服他们的勇气,因为记得那时说地震会房倒屋塌要砸死人的,可是因为当时爸爸没在身边,我们家是最后一个抢到一块空地搭的防震棚,地方非常小,就只能放下一张床,所以,他们不得不上楼睡觉,我和我弟弟住在防震棚里,不过,我们很快就恢复了上课,也不再分上下午班了,据说和城里一样,改成全天上课了,防震棚似乎也在一夜之间拆除了,一切照旧了。 这就是我们家的状况,我父母两地分居,我和我弟弟随我母亲在这个城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