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突破
使用形成重点后所造成的压倒性优势武力,以决定性的冲击力突穿敌人战线。突破的任务一般交给战车部队担任,战车部队将以营或连级单位组成“宽椎型”br倒三角形,德军战车部队最常使用的攻击队形或者“椎型”正三角形进行突破。不过若想保留装甲兵的实力以供往后作战计。亦有将突破任务交由步兵担任,待步兵突穿后装甲兵才由缺口投入,接着机动向敌后挺进以扩张战果的事例。
4、突穿
此阶段是突破之延续。在完成突破之后,装甲部队主力以及其他机械化支援单位会穿越打开的缺口,并进入敌人战线开始向敌后深入。此时各部队指挥官会在部队先头,以其自身之观察掌握全局并随时将敌情向后回报。突进纵队中除了战车外,尚会编入战斗工兵、装甲步兵以在任何情况下对前进中的战车单位提供支援,他们通常都乘坐在半履带装甲人员车辆上,战斗工兵则携带各种器材甚至架桥装备以克服一切天然或人工障碍物。
5、击虚与钻隙
突破时期结束,开始全速向敌后方做大纵深的突进。这样的做法扬弃了传统的向两翼席卷的战法。不过这算是法国人所创的较快捷的方法。
一旦通过突破口后,各纵队即成扇形展开。沿着若干向前延伸的平行道路向前分散推进,以避免交通壅塞现象发生。先头通常由侦蒐部队组成的前卫尖兵,他们在前方或侧翼上搜索前进,进行寻找开放道路、侦测敌情,并提供预警并抢占如制高点、桥梁等重要战术要点。突进纵队便会依照他们的情报,选择适当、无敌方顾虑的路线前进。面对敌人时如无须做战斗时则尽量避免选择绕开,尽可能采取迂回渗透的手段,只有在没有办法的情况才实施战斗。至于绕过的敌人则由后续部队赶上肃清之。由于持续不断的运动,战斗时将以机动炮兵或申请战术空军火力支援攻击。这支深入敌后的机械化大军并不顾虑逐渐延长的暴露侧翼,因为快速的机动将提供他们足够的保护。如非得已,突进部队将不会离开道路做越野运动,因为这会产生不必要的延误。在领先挺进的装甲部队后面则是机械化步兵部队,以填补装甲部队推进后产生的空隙,后面才是徒步运动的一般步兵师。机械化部队的补给车队也沿着同一条交通网以追赶战斗部队。为了要在少数可用的道路上运动上千辆的车辆以维持其攻势的高度动能,因此交通管制亦将格外重要,工作也极端复杂。
6、发展
闪电战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英国人富勒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提出的关于机械化战争的理论。装甲车辆的出现,以及内燃机广泛运用于战争,导致陆战产生根本性变革。军队的运输能力,行军速度,防护能力,突击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所以军事指挥、战略战术也必然将随之发生变化。富勒提出组建以坦克为核心的,由职业人员组成的小型精干的机械化装甲部队,集中灵活机动、防护力强、火力猛烈的特点强调发挥装甲快速机动能力,像火灾初起时就扑灭火灾一样,在敌人尚未准备好的时候就通过迅速坚决的行动,攻占战略要地或切割敌人的防御以瓦解敌人的士气,迫使敌人屈从于己方的意志为目的,而不是像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那样强调从上消灭敌人。富勒的机械化战争理论可视为闪电战战术的理论雏形。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纳粹德国的古德里安和苏联的图哈切夫斯基等军事家进一步发展了机械化战争理论,提出了装甲部队必须独立编成,并集中运用的原则,而不是分散配属给步兵部队。这期间,纳粹德国和苏联开始出现较大规模适应的机械化作战编制,各国普遍装备了坦克和各种装甲战车,并且在作战构想中开始运用坦克、飞机、步兵和炮兵的协同以达到快速致胜的目的。
一九三九年德国入侵波兰,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的序幕,德国充分运用其在航空兵、装甲兵上的优势,快速突破波兰部队的防御后纵深迂回到波兰防线的后方,分割包围了大批波兰部队。合围中的波兰军队不仅丧失了补给和通讯交通,而且由于战线后方被占领,失去了退却到国土纵深休整补充的能力,因而大批被德军俘虏。仅仅二十八天后,波兰首都华沙被攻克,三十六天后,波兰有组织的抵抗被完全粉碎。
波兰战役被视为闪电战的开山之作,其后德国入侵挪威和比利时、荷兰、法国都采用了类似的战术,即大规模集中运用坦克和机械化部队、与航空兵和伞兵高度协同、实施突然攻击、快速突破、纵深迂回包抄。从而在精神上瓦解对方的战斗意志,这种作战形式被称为“闪电战”。一九四一年德国入侵苏联时也采用这种战术,在初期取得很大战果。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