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军的整体素质虽然比国内其他军阀部队要强一些,但是强的有限,并没有形成什么不可逾越的巨大差。
单纯从素质来说,如果列强里的德军是十分,那么日军就有个六分,而奉军顶多也就个四分上下,哪怕是完全一样的武器,两倍数量的奉军都是肯定干不过德军的。
这是军官和士兵素质的整体差距,并没有那么容易改变的。
如果说奉军只有个四分,那么皖军顶多也就是个三分上下。
四分看起来比三分高了一些,但实际上也就是半斤八两而已,具体战斗里,这种素质并不能形成绝对的战术、战略优势,打起来还得看双方的武器装备以及战术的运用,而且经常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奉皖两军的多次大规模交战当中,皖军损失极大,但是奉军自己也好不到那里去,江北之战还好,然而江南一战里,第九师的第十七旅可以说被打残了,第十四师损失了四分之一还多,第四混成旅更是被近乎全歼,江南一战中,奉军死伤的总兵力已经是超过两万人,并没有比皖军好到那里去。
之所以战后奉军看起来损失不大,那是因为奉军从战斗爆发开始,统帅部里的教育部就一直保持着对前线部队的兵力补充,战后又是把大量战俘进去,所以江南战役之后,奉军在江南前线的兵力非但没有减少,而且还增加了众多。
造成这个情况的原因并不是奉军损失小,而是因为奉军的补充能力大。
在多场战役里,奉军之所以能够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武器以及后勤的优势,后勤不说了,说武器方面。
目前奉军之所以傲视群雄就是因为他的火炮够多,枪支够多,其他军阀哪怕是江南战役之前的皖军,其拥有的身管火炮也不过一百多门,然而奉军在江南战役之前拥有多少身管火炮呢?至少是四百门,在江南战役里投入的火炮数量将近两百五十门之多,而且这还不算海军提供的舰炮火炮支援。
除了身管火炮外,奉军更多的火炮优势在于迫击炮,奉军在江南战役里,投入各口径的迫击炮将近一千多门,这个数量对于这个时代来说是非常超前的。
此外众多的重机枪和轻机枪也能够形成极大的战术优势,重机枪方面虽然各大军阀都有,但是哪怕是之前身家丰厚的段祺瑞,也只能是把下属的两支主力部队配齐重机枪、轻机枪,其他部队就要看各部队的主官能力怎么样了,能力强悍,能够从段祺瑞手里争夺更多经费的人,其带领的部队各种武器装备就好一些,一些能力不咋地,或者不是段祺瑞的嫡系将领,其手下的部队装备水平就要差很多。
除了第四师和第二混成旅,其余的两江省军部队中,装备较好的就两支,那就是两江第六师、两江第七师。两江第六师装备好,那是因为这支部队自从成立后就一直征战江西、广东,乃是皖系拿下广东的首要功勋部队,有丰富的战斗经验,打了不少胜仗,这样的部队自然也就得到段祺瑞的另眼相看,所以装备水平不差。
两江第七师则是当初段祺瑞为了打造一支新的主力师为花费了极大的人力和物力打造的部队,成立之初装备水平就非常好,别的不说,至少火炮和重机枪都是满编的,可惜这个两江第七师运气实在不怎么样,首战就是遇上了奉军的三大王牌第九师,最后在当涂一战中遭到了全军覆灭的命运,就连师长雷震春都是战败自杀身亡。
作为皖军里颇受重视的两江第六师,其在和奉军的交战过程中也没有辜负段祺瑞的厚望,在安庆战役期间,他可是把奉军第一军的第一师给挡住了好几个月,如果不是最后皖军在整个江南地区战略大失败,从而导致安庆孤悬长江北岸,迫使两江第六师主动放弃安庆,以避免遭到围歼的命运,说不定现在奉军还没能拿下安庆呢。
从安庆往西南方向撤退后,两江第六师就是接到了一个新的命令,那就是坚守九江,一同接受到这个命令的还有两江第三师以及两个独立的步兵团,这两个步兵团乃是皖军去年在江西编成,原先是段祺瑞想要仿效赵东云搞巡警步兵团,但是后来江西方向兵力紧张,就干脆把这两个守备部队性质的步兵团进行强化,最后整编为两江第一独立团、第二独立团,每个团的兵力达到了三千多人。
两个步兵师,两个独立团,然后还有一些九江的地方守备部队、马当要塞守备部队,以及军事警察等准军事部队,皖军在九江一线,投入的防守兵力约为五万人左右,拥有身管火炮约六十门。
负责指挥这些部队进行九江战役的乃是皖军的另外一员大将张国泰。
张国泰,1906年袁世凯被刺身亡、北洋四大军阀起兵前乃是北洋常备军第四镇第四骑标统带,北洋四大军阀起兵后,他率领第四骑标先后奋直隶,段祺瑞率领第四师和第二混成旅南下两江后,他很快积功升任两江第一师旅长,后段祺瑞编成两江第六师的时候,调任第六师任职两江陆军第六师第十二旅旅长,并很快积功升任两江陆军第六师师长,并率领两江第六师拿下了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