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王商等人的助力,开店的事情就变得顺利许多,陈君平甚至都不用花一毛钱,只顾着画图纸请匠人按照他的要求重新将盘下的二层小楼装修一番。
铺子就开在西圩的主街,每天往来赶集的人都很多,加他的吃食小摊在码头已经打出了名气,不愁没客源。
小楼的一层分成了一个个独立的半开放式小隔间,将小摊原来的吃食种类区分开,关东煮和麻辣烫摆在最靠近门口的位置,脆骨肠彻底并入烧烤行列,不再单独售卖。
糕点包子系列的隔间除了原先的煎饺煎包外,另外增多了汤包、蒸饺、广式烧麦、虾饺、豆腐包,都是放在竹篾编织的小蒸笼里,价格不等,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
另外,卤味也单独分了柜台,也在原有的基础增多了鸡鸭零部件,比如鸭头鸭掌鸭肠鸭舌鸭翅尖、鸡心鸡胗鸡爪子等等,分出了辣和不辣两个口味,素菜就还是原来的。
倒不是陈君平不想做多,而是食材有限,很多东西都找不着,或者没有现成的,只能等后续去别的地方开分店时再搜罗了
再者,除了这些小吃类的之外,他还另增了一个烤鱼系列,现杀现吃,食客可以在后院的水缸里选自己喜欢吃的鱼,当场称重算钱。
烤鱼自带一部分配菜:韭菜垫底,再放一些陈君平自发的豆芽。食客如果觉得不够吃,也可以自选配菜,不过要另外收钱。
烤鱼分麻辣、豆豉酱香、蒜香、泡椒酸辣四种口味,都可根据个人口味来选择,想要原汁原味都行,什么都不给你加。
烧烤就摆在小楼的后院,菜品也比原来的丰富,不过也会根据季节不同有所变化。
二楼专供食客落座堂食,食客只要在一楼选好自己想吃的东西,然后交给每个隔间负责签单记录的店员,拿了号码牌之后就可回到座位,等着菜就行了。
这里面很大一部分货源都是王商用自家的商船从外地运来的,价格也是高低不等,随食客自己选择。
陈君平专门请木匠做了三种不同大小的桌子,有能容十来人做的大圆桌,常规的4-6人坐的长桌,以及2-3人的小方桌。
总之不管你几个人来,都能给你找到合适的桌子。
除此之外,陈君平还弄了一个‘杂货铺’:红薯片、各色蔬菜干、五香瓜子、爆米花、果干脆等等。
但其实以还不是最吸引人的亮点。
最吸引人的是什么呢?那当然是设在小楼中间的那座‘云台’,台面与二楼大厅平行,四周用栏杆围着,仅有一道小桥可从二楼通往‘云台’。
陈君平得了空便写一两个放在现代都属于烂大街的俗梗小话本,专门请戏班子按照现代话剧的形式排演。
传统戏曲戏剧固然高雅有格调,但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或许都听腻了,再听也是无趣。
再者,陈君平弄出来的这个缩小版美食城也没走高端路线,进门买东西吃东西的都是普通老百姓,或者有俩小钱出来寻消遣的,哪里想听那些咿咿呀呀的长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