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在一旁看林黛玉和探春聊的开心,有心想凑过去,又因着昨个儿的话,抹不开脸。
薛宝钗放下笔,眸子在贾宝玉和林黛玉间转了转,知道这两人又闹起了脾性。
“宝兄弟,你的诗可是作好了?”宝钗侧头问着贾宝玉。
贾宝玉见薛宝钗叫他,少不得收起心里的烦闷,“已作好了,我拿来给宝姐姐瞧瞧。”
说话的同时,贾宝玉朝林黛玉那边看去一眼,指望林黛玉会看过来,但林黛玉连个眼尾都没扫过去。
失落的贾宝玉从桌子上拿来诗稿,递给薛宝钗,明明同薛宝钗站在一处说着话,贾宝玉目光却飘忽不定,不时就朝林黛玉那里瞧去。
探春见了,碰了碰林黛玉,“林姐姐真不打算理理二哥哥,他可是往这里瞧几次了。”
林黛玉闻言,黛眉微蹙,“理他作甚,他爱瞧让他瞧也就是了。”
看样子这回林姐姐是真生了二哥哥的气了,探春没有再说及贾宝玉,林姐姐心里正恼着,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劝和,何况这两人也不是旁人能插得上手的。
“我原以为会很热闹,怎的这般安静。”
甄应辂向众人走来,扬声笑道,把众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
“甄大哥,你也是来作诗的吗?”第一个热切迎接贾蓉的,毫无疑问是贾惜春。
小妮子朝着甄应辂扑去,甄应辂虽然已经不再是贾家人了,但是在众人眼里他只是换了个身份而已,尤其是贾惜春,并不觉得有什么变化,邢岫烟经常过来看望她,给她送些好吃的好玩的过来,小姑娘别提有多开心了。
“小妹见过甄家大哥。”林黛玉走上前去,小嘴轻启。
甄应辂听了就是一笑,不愧是你,一张利嘴说的你不知道怎么回复她才好。
“难得甄大哥过来一趟,我们还不快抓着他做一首,这可是旁人求都求不到的机会。”探春眸子眨了眨,鼓动着众人。
迎春在一旁微笑看着,这种场合,她向来不多话,于诗词上,她资质平庸,往日姐妹们吟诗作对,她就是个凑数的。
是以,尽管气氛热闹了起来,她也仅仅是同甄应辂见了个礼,闲话是一句也没说。
薛宝钗是第一次正眼瞧见甄应辂,倒不是她不想见,主要是甄应辂没机会让她见,因为甄应辂刚到湖广避难的时候,她才刚来荣国府,根本不熟,后来宁国府封园闭户了,她才开始试着去了解甄应辂之前的所作所为是为了什么……
她也不是没见过相貌好的,像贾宝玉就是个好模样,但甄应辂是那种阳刚中带着几分霸道的帅气。
旁人止于形,而他由内而外,让人瞧了,目光就不自觉的就放在他身上。
这就是薛宝钗了吧,在薛宝钗打量甄应辂的同时,甄应辂也朝她看去了一眼。
作为金陵十二钗能和黛玉并列的存在,薛宝钗长的无疑是极美的,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瞧着极易让人心生好感。
对于薛宝钗,小说里用这么一句话概括,任是无情也动人。
但她的这种无情,却并非没有感情,而是她不会去浪费感情做那些无谓的努力。
这是一个活得很清醒透彻的人,她要做的事,往往具有实际意义和价值。
简而言之,这个人,理性远远大于感性,别指望她会伤春悲秋,怜花惜月,这在她身上没可能出现。
看过小说的人,对她褒贬不一,有说她明里一把火,暗里一把刀,也有说她宽厚仁爱,冷静聪慧,极具争议性的一个人物。
但要甄应辂来评价,一个花季少女,能不能不把人想的那么坏,曹公描述薛宝钗的用词那可是赞赏的,而后四十回由高鹗续写,到底不能较真。
朝薛宝钗点了点头,甄应辂牵起惜春的手,嘴角勾起一抹笑意:“这作诗自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平日里没有彩头,就失了兴致,着实是没得意趣。”
“甄家大哥你这不是欺负人,我们哪里拿的出什么好彩头来。”探春瞅着甄应辂,撇了撇嘴。
林黛玉黛眉微挑,“甄大哥,你且说说要什么彩头。”
面对众人看向自己的目光,甄应辂也没卖关子,笑着开口:
“银钱呢,我肯定不要你们的,我可不想晚间歇息还被人念叨。
这样吧,我若作出一首佳作,你们就每人给我绣个荷包,如何?”
好家伙,明晃晃的找她们要荷包,林黛玉瞥了一眼甄应辂,问过探春、迎春、薛宝钗的意见,轻哼一声,“我们应了,你就以灯为题,须在七步之内作完,不然彩头可不作数。”
林黛玉眸子灵动,内里闪过一丝狡黠,甄应辂是个武人,作诗这方面应该不擅长罢?
这个小姑娘哟,甄应辂失笑。
看了看娇媚的林黛玉,甄应辂不由起了坏心思,捉弄林黛玉,应该会极有意思。
“林家妹妹,不若这样,我七步之内做两首,要是成了,你须得应我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林黛玉眼神戒备的看着甄应辂。
“嗯,暂时没想好,你敢还是不敢?”甄应辂眸子里带着些许玩味,其实他想好了,只是现在说出来,林黛玉肯定不干。
那可就失了意趣了,所以甄应辂要慢慢把林黛玉引进来,能逗弄林妹妹的机会可是不多,甄应辂表示很期待。
“你这葫芦里不提卖什么药,哪个敢应你。”林黛玉显然不是那么好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