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师谋问道:“那些鲜虞牧民现在何处?”
叫宋河的村民答道:“我今日正午出门之时,他们尚在村中。”
“山神保佑!”听说简如槿等人都在村中,肥骨等鲜虞牧民喜出望外,个个将双手放置在胸口,虔诚地祷告着。
工师谋心道:既然野人被赶走了,槿妹妹一行人为何不回鲜虞人聚落,却还要待在这垂棘山的废弃村庄呢?草原上死的那两名鲜虞牧民目测是回去送信的,那他们又想传达什么消息呢?他们又是死于何人之手呢?
种种疑惑让工师谋越发感觉到了这山林之中的危险气息。
那群衣衫褴褛的村民,此番出门一趟,如同经历地狱的折磨,所以此旧居就在眼前,自然刻归心似箭。
工师谋一行人,此番上垂棘山的目的也只有一个,那就是找到简如槿等人。
故而众人不再多言,直奔林中村落而去。
行不多久,一众人等便到了殷商遗民的村落。
这里山高林密,一排排低矮的茅草屋掩映于参天古木之中,背山而立,若不细看,很难发现。
村民们再次回归故里,见到熟悉的一草一木,个个欣喜若狂,瞬间若鸟兽般四散开来,往各自的茅草屋狂奔。
他们经历了难以想象的饥饿,此刻最想做的一件事,便是好好饱餐一顿。
于是家家户户忙碌着开始埋锅造饭。
只一盏茶的工夫,山谷之中,便开始弥漫起缕缕炊烟。
工师谋绞尽脑汁,也想不明白这些人从哪里弄来的粮食。
其实这些人都是历次灾荒年份挺过来的人,饿怕了。因而每当收成好的年份,都会或多或少地存些粮食,不到生死存亡之际,绝不拿出来。这一次赶往宋国,他们以为就是避一避灾,过些时日定然还会回来,所以依然舍不得携粮上路,直到这一刻劫后余生,方才大方地打开存放粮食的仓门。
“工师先生,寻遍全村,并未发现公主踪迹。”肥骨和众鲜虞牧民赶来汇报。
工师谋找来留存的村民,询问后才知道,今日午后,前去探查的牧民来报,说在北边的蟾蜍山发现了野人踪迹,所以一众牧民在简如槿的带领下,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了蟾蜍山。
工师谋顺着那村民所指的方向,隐约瞧见了一座形如一只巨型蟾蜍一样的险峰。
这只威风凛凛的癞蛤蟆,竟让工师谋感觉有些熟悉。然而此时天色虽然有些昏暗,工师谋环顾四周也只能看见些模糊的轮廓。且他此刻心思全在简如槿的安危之上,因此难以集中精力去搜寻记忆。
工师谋问那老丈道:“此处离蟾蜍山多远?”
老丈答道:“距离不远,但一路皆是弯弯绕绕,崎岖不平的山路,所以走起来少说也需要一两个时辰。”
工师谋说道:“能否劳烦老丈委一个熟悉路途之人给某等引个路?”
老丈知道工师谋救人心切,安慰道:“恩人的朋友皆是仁义之士,定不会有事的。这村中最熟悉蟾蜍山的也只有老朽了,不如恩人一行先行用膳,然后老朽再引导诸位前往蟾蜍山如何?”
众人虽心急难耐,但是此去蟾蜍山路途艰险,若是饥肠辘辘地赶去,不单帮不上简如槿等人的忙,反倒会成为累赘。
所以也只能安耐住心中急切,接受了老丈的邀请。
天色渐暗,村民们在村子中央生起一堆篝火,那火苗被徐徐晚风一吹,“呼呼”作响。
村中妇人,陆续将自家膳食端来,围着篝火依次摆好,然后全村之人,不论男女老幼,皆团团跪坐于膳食周围。
他们退去之前身上的破烂,个个换上了新衣服。似乎是在庆祝什么节日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