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四章:腐朽之君,不可辅佐之!(1 / 2)大唐:将军回朝吧,陛下真的知错了首页

朝堂之的嘈杂,和亲和抗敌派各执一词。

顿时不可开交。

林川虽然离开了长安,可他曾经做的一切都还在以另外一种方式,影响着所有人。

无论是他提出的不和亲,不纳贡,还是大唐的军制,长安的各项规划。

甚至于这大明宫的建成,都有着他的影子。

李世民心中是不愿意打的。

无论打赢或者打输,他都输不起。

最终在一声厉喝之下,他做出了决定。

等候和亲使团的入城,接入皇城的平壤殿。

一句话,令朝堂陷入了短暂的安静。

不少的官员,因为李世民决定将和亲使团接入皇宫而震怒。

皇城的平壤殿是给外国使团休息的衙署没错。

可那都是来朝贡臣服的。

可吐蕃不同,强势如他们,这一次和亲倒不如说是逼迫大唐低头。

让他们进入皇城,是一种耻辱。

“陛下若是执意如此,臣等愿意解袍归田!”

在这一刻,一些人消除了党派之争,消除了世家与寒门的隔阂。

站在一个与林川相同的位置,他们选择了反抗。

李世民看着大殿下方,不少摔帽离去的官吏脸色阴沉。

这些人中,有寒门,也有世家子弟。

甚至不乏,他一手提拔起来的亲信。

在大唐许多人,已经把林川视为了民族信仰,把他的话奉作为人生教条。

如果这一切都是错,那他李世民还有反驳反击的理由。

可没有,林川所说所做的一切,站在整个民族的角度来说,都显得那么富有英雄气概。

可,军中无将。

谁来领兵征讨呢?

那高寒的吐蕃高原,大唐只有林帅曾经特殊训练的征西军能够适应。

可十万征西军,九万埋骨。

剩余万人,心灰意冷,离散而去。

朝堂之,魏征拔了剑。

在众人的惊呼之下,最终还是愤愤不安,一剑斩在了一旁的石柱。

对着李世民留下恨恨的一句。

“腐朽之君,不可辅佐之!”

“该你死在这死局之中!”

……

……

接下来的日子,长安城陷入了忙碌之中。

整个朝堂的巨大转变,让所有人都没有回过神来。

御史大夫魏征出走,使得原本调任户部尚书的位置,再度空缺。

李世民只好从大理寺把萧瑀调了回来,让他暂任户部尚书。

而随着长孙冲和张顺德的赴任,整个长安的权贵几乎都涌到了长孙家的门口。

以至于大唐各地的世家,都派人前来,各地传来的拜帖和书信如同雪花一样。

有传闻说,怕是现在的太子都不如现在的长孙冲来的尊贵。

隐隐比当年的五姓七望还要更胜几分。

大明宫内。

李世民看着魏征留下的一纸书信,微微一叹。

他知道,自己和魏征的最后一点情分已尽。

魏征为他设计的,就是在朝堂之表明态度,将长孙一家推至风口浪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