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2章 书市火爆(2 / 2)大明:开局朱棣被困雨林首页

先是把各街坊的百姓迁出去,给他们一定的赔偿,随后就开始拆除地上的建筑。

杨溥专门吩咐了,这些拆除后的建筑材料,也不是都不能用,务必要小心存放。

随后,杨浦就开始实施起他理解中的分工协作了。

京城改造的工程进度,可谓是日新月异。

但这次工程建设还不止是快,不管是从哪个方面来说,这次南京的改建成果都是惊人的。

征发的民夫比起以往的城池改建少了三万人,但效率依旧很高,足足将工期提早了两三个月完成。

而且物料消耗也比以往的同类建造少了两成,整体上算下来这次南京的改造,几乎少了预算中大半的费用。

算出来这点后,户部简直是欣喜若狂,这是个人才啊!

要知道因为朱元璋巡视天下,虽然动用的大都是内库的财物,可户部的支出也少不到哪去,更何况还有黄河大堤的建设,淮河水道的重新维护等等。

每天户部最常做的事就是哭穷,就连这一次京城改建,其实他们都有些不情不愿的。

毕竟大家都知道,接下来大明要迁都洛阳了,在这个时候把南京再改建一边纯属浪费。

可是谁让这事皇帝决定了呢?而且朱元璋也是默认的态度,这就由不得他们不同意了。

朱棣听完身边内侍们汇报的消息,脸上也是挂着笑,看来这步棋走对了。

既然何秋的书能被大臣们读懂,而且有了实际的案例,接下来往天底下推广就容易多了。

“传令下去,朕要刊印五万份国富论,里面要带上那本小册子,当做附录。”

旨意传下去,印刷的速度很快,没有多久,京城的书坊里就出现了何秋的这本著作。

这段时间京城的百姓们对大改建活动背后的故事也都了解了个七七八八,一听说这次改建中的法子都是从这本国富论中找到的,对这本书是抱着极大的热情。

朝廷都能从这里面找到工程建造的思路,难道民间还找不到发家致富的思路了吗?

抱着这样的心态,国富论一经上市,就被大家哄抢一空。

有些在国子监听过何秋讲学的学子们想要去书坊买一本国富论的时候,才惊觉自己已经买不到了。

如此一来,书籍供不应求,有不少人甚至开价一百两,想要求购这本书,书坊的老板们算是笑开了花。

早知道这样,当初就从宫中的印刷厂多要一点了。

这个想法才刚在脑海中打了个转,他们这些书坊的老板就发现,又来了一波更猛烈的购书潮。

这一次买书的大都是那些商贾,一开始的时候,有人说朝中有大臣写了本关于商贾学问的书籍,他们还有些不信。

可这次国富论已经上市了,不少人都拿到了书籍,发现里面确实有关于经商的东西,分析的还极为透彻。

这怎么得了?

很多商人就开始抢购书籍,以后不管是送人也好,卖到其他书坊行业不发达的地方也好,都是一条路子,反正一本书百文钱也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