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00、新书上架VS专辑上线(二合一)(1 / 2)我靠签到成巨星首页

这就是宁雪和马力设计的方案。

姬予的短板是什么?

人新、歌少、名气低,歌迷对专辑质量抱有观望甚至怀疑态度。

既然这样,那就先亮个相。

把歌曲先打个样,你们听一小段,不好不要钱。

这三段,的确都是免费发布,只为博关注。

听了觉得好,到时候你们再购买专辑不迟。

放一首,大家可能觉得跟其他专辑一样,只有一首主打歌好听。

当然,即使只有这一首歌好听,就足够吸引大家购买了毕竟很多专辑,连一首好听的都没有,偏偏炒作的时候还在那儿玩概念,说什么清新风、文艺风、忧郁风、抒情风等等

即使后来被骂,也狡辩说是这届歌迷不行。

所以,有这一首好歌,就足以吊打九成专辑,也值个票价。

但姬予他们的目标,可不是销售不错,而是特别不错。

这就要求发布前得有爆点。

一首肯定不行。

于是继续放第二首。

但人的心理就是这样,给一点甜头就心花怒放,给多了,就开始挑三拣四。

这不,放两首就开始有人刻薄的说,肯定就这两首好听。

你看名字都是这两首歌的综合。

当时看到这种评论的时候,宁雪忍不住对姬予吐槽:

“早知道就不该叫这个名字,叫江南、七里香或者东风破都好,这样放一首大家觉得是主打歌,放两首就可以平息争议了。”

姬予心里并不在意,再说这又不是他写的,系统送的他也那么多要求,怎么给他的怎么推出去。

不过嘴上姬予却一副淡定的姿态:“放三首难道不比两首更有说服力?”

“这倒也是。”宁雪又一副恍然大悟,笑了起来:

“别说放三首,就算十首都放出去,咱们也不怵。”

于是,他们放了第三首。

这总不是主打歌了吧,毕竟名字又不叫江南七里香东风破。

果不其然,争议的确消停了,大家都肃然起敬:像这样的良心专辑,太稀罕了。

不过,随之而来的,就是全网的吐槽:你们能不能快点发专辑?

“好了好了,我们知道你这张专辑牛哔,放心我肯定买,但你们能不能现在就发?”

群情激奋,吵吵嚷嚷的,就差提刀来见了。

虽然被骂了,但亮声从上到下,都喜不自禁。

越骂越火。

骂,就代表他们有强烈的期待,跟饥饿营销一个意思。

这样的骂声和催促,麻烦多来一点。

胃口算是吊足了,而距离11月1日全网发布,也只有最后三天了。

而这个时候,庆余年也登上了强推推荐。

上一周,给的推荐是端的首页新书封面推。

虽然也在首页,但这个推荐的普遍成绩都不如六频。

那一周六频,总共涨了六万五千收藏,而这一次首页新书推荐,只涨了三万出头。

连六频的一半都不到。

不仅涨幅下滑,而且这一期的同期排名,庆余年也从之前一直保持的第一,滑落到第二。

第一的不是别人,正是谷雨的得天独厚,总共涨了三万三。

虽然两者都是三万多,而且谷雨只多了两千多,但庆余年终究是被超过了。

不仅如此,对比他过去的成绩,更显露出颓势。

正常的情况,虽然首页新书封面推荐不如六频,但差距也没有这么大,一般是六频的23。

也就是说,按照姬予的涨幅,他至少应该涨四万多,甚至五万出头才正常。

但这一次?

于是,之前嫉妒的、不喜欢这一类书的,就开始唱衰,说庆余年的好日子到头了。

说这个的,绝大多数都是作者。

作者才关注数据,读者只关注书好不好看,正经读者谁看数据呀!

同行是冤家,看到庆余年的火爆,说不眼红是不可能的,但之前这书太火爆了,风头正劲,唱衰就会被说是眼红,而现在,他们可以放心大胆的说:

“我就说吧”

当然,本来作者在全体读者里面的占比就不算高,而唱衰的,也只是一小部分心思阴暗的、不想着提高自己,而是小心眼作祟觉得别人下去了自己就会爽。

大部分的作者,还是能够理智客观的看待,在群里看到唱衰的,有人忍不住怼道:

“就算庆余年涨幅到头了,这成绩难道还不够炸?再给你十年,你能写出这样一本?”

“对呀,给你一本只有这一半的成绩,估计你做梦都能笑醒,还不看好人家,你算什么东西!”

的确,上完这个推荐后,庆余年的总收藏都将近84万了,接下来还有强推,即使涨幅再低,到时候肯定也能破90万。

放眼全站,乃至全网,上架前能有90万收藏的书,有几本?

都到巅峰了,爬不动了也正常,如果还继续大爆,那才不正常。

对这些议论,姬予倒没有太多的想法。

因为在上这个推荐第二天、周一上午的时候,看完数据后红柠就跟他说了:

“你这一期收藏涨幅低,并不是真的涨幅低,而是在消化三江的暴涨,在消化的过程中,之前因为三江带来的收藏,有些人不喜欢这本书,就会删了,导致这一期首页新书推涨幅看起来低,但实际通过这个推荐带来的收藏,不仅不低,依然远超平均线。”

红柠还提到了上次六频:

“六频那次也一样,不过那时候你还没达到潜力峰值,所以涨幅不仅稳住了,还依然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