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中午放学走出校门,来仪见河对岸自家码头上停了几条船,知道家里生意忙,她加快脚步,要赶回家帮忙。 走出校门的李志远见好多放学的孩子顺着队列慢慢走,而乖巧的来仪却大步往家赶,丁跃在后面追着她,他有点好奇,也跟着丁跃后边走。 挠过南边的大木桥,顺着河边一条路走。这条路,李志远走得少,平时忙,他总是在街面上来去匆匆。没仔细过河边这条路的热闹。 这条路,筑了许多码头,有货栈码头,鱼码头,染坊码头,米行码头,也有专门让镇上人或拎水或洗刷的小码头,最大的是客运码头。 李志远一家一家地走走看看,不觉到了郑家米行。码头上停着一条大帆船,三条粜米的船。到了吃中饭时间,船工们刚停止了过米,都在码头边遮阳的小敞下休息着。有个十二三岁的少年,在给大人们点烟倒茶。大人们不停地叫他:“赵小四,来点个火。”“赵小四,倒碗茶来。”这个少年高兴地应承着。 郑达在大帆船上和籴米的老板说话。看见李志远,他和籴米老板一起跳上岸,拉着李志远的手打招呼,并对籴米老板说:“这是我们镇上的李大爷,是个热心人啦。” 李志远跟大家打招呼:“李志远,幸会呀!” 粜米的人和籴米老板都说:“常听人提起你,幸会。” 郑达留李志远一起吃中饭,李志远坚辞:“食堂留饭呢!不打扰了,告辞。” 郑达拉着李志远,让他不用走小巷绕走去街面,可以走家里走。说完,拉着李志远走进家门。 郑大妈和来仪在家里忙着给大家做饭,见李志远进来,来仪俏皮地凑凑鼻子,叫了声:“先生。”李志远微笑。 听着郑达介绍,走过做饭的这间房,中间一间是客厅。郑达请籴米老板在客厅坐,拉着李志远又走进一间。这间就是朝街面的卖米的门店。 郑达大儿子之淮坐在门店里,他正歪着头,盯着斜对面的君悦酒楼看,听见父亲和李志远从后间走来,立刻站起,和李志远打招呼。 李志远见之淮不到二十岁的样子,个子不太高,浓眉大眼,身材敦实,说话中肯,觉得这青年人不错。 李志远从郑家告辞出来,走上街面,回镇政府。看怀表,见时间不早了,从街面上买了两烧饼吃了。他见肖玉棠冷着脸看他,也不理会。走进宿舍,关上门。 大家吃过中饭。来仪和那个叫赵小四的少年分别收拾起自家的碗筷,去码头下洗。 赵小四偷瞄着来仪,心里想:这个二小姐真好看,比家里长的桃花还好看。爷每次来这家米行粜米,回家就夸二小姐又乖又会写字算账,爷怎么没说二小姐长这么好看呢。 来仪见这虎头虎脑的乡下少年老看自己,估计他想和自己说话,她问:“你是赵大爷家的么?” 赵小四见来仪问话,不好意思地闷声说:“嗯,我是赵小四。” 来仪笑笑,端着碗进家去了。赵小四心中没由头地欢喜,差点想跳下河里游一圈。他听爷叫他:“赵小四,发什么愣啦,叫你把碗端来倒茶,听不见啦。” 歇了会子,又开始过米。郑达和籴米老板上了大船看米。收拾得利利落落的郑大妈站在岸上,她和赵大爷一起点竹筹。船上过一斛,郑大妈就往身边米箩里放一竹筹,用来记数。 到了上学时间,来仪走出家门。她把手里的水壶放在小敞里,夹着书包去上学。坐在小敞里的赵小四叫她:“二小姐,你在那个公学里上学吗?”一边说,一边指了指河对岸的小学。 来仪点了点头,匆匆而去。赵小四看着河对岸的学校,心想:我在乡下私塾念书,人少,又不好玩。这个公学人这么多,里面一定又大又好玩,什么时候去玩玩。中午那个先生像我们家赵大,郑老板好像说这先生能文能武,我估计他功夫没我大哥强。 赵小四一边在这里胡思乱想,一边向往地看着对岸的学校。 大约申时,米都过结束了。两下里结了佣金给郑达。 籴米老板收拾好,封舱。转港了。 赵大爷也招呼乡亲解缆,划船回家。 赵小四急了,嚷嚷:“爷呀,你今天带我上街,说好陪我到镇上玩的嘛,我不走,我要玩玩去。” 赵大爷说:“天不早了,还有十几里水路要摇呢,以后有空再来玩。”赵小四无奈上船回家,越想越委屈,气恼地跳着晃船,赵大爷生气地找了把麻绳抽了他一下,这才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