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一章 种田难(2 / 2)大明枪骑兵首页

“是,大人。”

这些老军户种了一辈子地,还是头一次听说要给土疏松筋骨,晒太阳,再播种,见杨武一脸郑重,连自家牲畜都拉来帮忙,也没好多问。

百户官邸,府中后院花园一侧空地上,密密麻麻长满了初春的嫩芽,在这些嫩芽周围,堆满了煤炭火堆,用于昼夜防寒。

“少爷,等了十二天总算是都发芽了。”

“很好,管家,你的几个儿子个个都能独当一面,真是教子有方。”

“少爷,这都是咱分内之事。”

老管家谦虚的说道,脸上却是写满了自豪。

“忠勇,这发芽了,还需要多久才能移栽。”

杨武随后对着一人说道

“少爷,南方哪些农户说,这番薯得在阳春三月,比较暖和的院子里育苗一个月,就能栽种了,咱这北方太阳出来的少,少爷您这用火堆供暖,也不知道行不行的通。”

杨忠勇心里没底的回道。

他们三人,北南往返一趟,用了四个半月时间才将番薯、玉米带来,杨武就急不可耐的开始培育种植了。

温度不够?

没事,反正这院子修的墙够高,打上木头架子上面蒙上帐篷、厚厚的草席帘子,防风又防雨,再点上火堆就是了。

“能发芽,就说明这个温度适合生长,只是这些番薯个头太小,产量还得研究研究。”

说实话,这个占地三分(约二百平方)的简易版蔬菜大棚,杨武心里也没底,这该死的小冰河时期,早晚温差8~—15度,整个三月上旬又是大风又是小冰雹子,隔几天又出点太阳,太他妈反复无常了,好在番薯、玉米总算都发芽了,这个简易版蔬菜大棚还是有点效果。

从杨忠勇那带来的消息,杨武总算知道徐光启在北方推广番薯,为什么得不到重视,一个字,气候。

这个时候,南方种植的番薯,光靠农户施点农家肥,一亩最多产二、三石(大概五百斤左右),此次从南方带来的番薯个头都只有胡萝卜大小,明显的营养不良,口感很差,人们吃惯了软糯的大米,在南方根本没市场,更不用说北方这坑爹的天气,百姓种五谷杂粮都欠收,更不敢拿一家老小的生活来源去冒险。

官府、民间都不重视,又换不了银子缴税,因此即便是南方,大都是山区土地贫瘠的地方,老百姓才会种点裹腹,有好田地的,还是种五谷杂粮,这上千年的饮食习惯,很难改过来。

番薯喜温、怕冷、不耐寒,低于十五度基本就不长了,低于零度还会冻伤,藏种得在干燥的地方挖二米深地窖,铺上干沙、干草,用于防冻。

好在这个时期的南方已经种植了几十年,算是有些经验,杨忠勇他们带的五十斤番薯玉米种子,吸取当地人指导,裹着厚厚的棉被充当麻袋,还围了一层油布,数千里运送过来,万幸没有出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