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每隔几年都会见国师一面,从小到大,国师都是一副面具示人。永远白衣乌发,永远青春年少,仿若与天地同寿。国师的蹬腿自然没有其他人容易些。武帝还是很为难:“剩下的几个都难堪大任,国师还是不必勉强地很。” 国师看武帝还是油盐不进,最后似乎泄气了般:“其他两个你不肯,你还有一个废太子。那不如你把废太子江临淮孝贤王予我好了,他反正也没什么出路,你也看不上他。继承了我的衣钵是不可能的,我收他在身边伺候着,总比在汤免那穷苦之地饮风吃沙地好。” 天下皆知江临淮在西凉的遭遇。莫说是供奉佛祖,就是朝佛祖一跪,也似乎污了佛祖的眼。这予他,自然是以后不插手江临淮的任何事情。其实,他的三皇子江临淮一直都聪明伶俐的,又狠绝又高明,只是武帝不喜欢他,一直忽略了废太子的手段。既然高明,他不会轻而易举地让自己在西凉举步维艰的。再说了,他的儿子根本没有必要去国师手下讨生活。武帝心神一定,面露难色道:“莫说犬子已经离了都城,就是他在孤跟前,孤都得问一句,孩子大了毕竟不由人了。” “那不然本座亲自派人去问问你的孩子?若他愿意,本座就收他为徒。你意下如何?”武帝长叹了一口气,最后说道;‘这个自然还是以临淮的意思为主。若他同意,朕这个做父亲的也没有理由反对。毕竟也算是他的一条出路。” 江临淮本人又不在都城,武帝既然答应,国师也不再纠缠。但国师似乎对继承衣钵这个事很执着,道:“我也老了,元贞是扶不上墙的阿斗。我国师的衣钵自然是要有人继承的。你舍不得孩子跟着我清修吃苦,那总愿意让我在你国内找几个有缘人吧,待他们入了我的名下,也算是你的一个助力。”大祈的国师早在两三个月前在炎国、定国、安国等地派了人以寻找有缘人,现在知会武帝一声,武帝自然也要给大祈一个面子。自然满口答应。 国师寻得了他的同意,很是满意,挥挥手道:“既然临淮不在,那我就先告辞了。”说完凌空而起,踏水登顶,跃入不知何时出现的软轿内。八个白衣侍女抬着软轿踏空而行。很快就不见踪影了。 武帝看着寒潭内悠然自得的锦鲤,冷笑两声,挥了挥手:“多派些人手暗中保护孝贤王,务必送到汤免。让赵琅也腾出手看着孝贤王,不要让他坏了朕的事。还有,去查查,国师到底在找什么样的人。”一声“是”顺着溪流响彻寒潭,带着一股彻人的寒意。废太子三皇子,国师要他做什么。若不是昨日他突然让江临淮去汤免,国师还误以为三皇子一直在皇宫内,故舍下面子过来要人。国师为什么要一个一无是处的废太子? 思及至此,武帝立刻召集人去找埋伏在大祈的探子,务必要查探出始末。 而软轿内,国师反复掐指推演,推了一遍又一遍,卦上显示的异世之心还在都城内。武帝在骗他?外面的探子回来禀报到,昨日废太子江临淮已经出了城门。异世之心不是废太子江临淮? 不可能的,不可能的。额头上的汗水越来越密集。覆盖在脸上的面具也被汗水湿透了。大祈真的要毁在他手里吗?为什么不是江临淮?武帝是属意他的,封他做了太子。他性情大变,不正是因为因为异世之心附体吗?他错了,错在哪儿?真正的异世之心还在都城呢?茫茫人海,去哪里找一个异世之心?他不敢摘下面具,任凭汗水在密闭的面具空间中积累,汇成一滴一滴滴从鼻翼处流下。外面的丫鬟仆从们仍然无知无觉地抬着轿子,在京都的大街上落地。都城之人见一群穿戴整齐的白衣人从空中落下,远远地让出路来,跪伏在地,口呼国师。国师一行人步履不停,在大街上飞驰而过。 国师走远后,路人纷纷起身,慈悲为怀的国师还是当年盛名,国师所在的大祈天下却分崩离析,成国、西凉、炎国、定国、安国纷纷从它的统治中脱离出来,各自为政。现在他们还肯卖些面子给它的主人,不过因为五国之间互相猜忌互相制衡。可是成国打破了这种制衡,成国灭了五国之一的西凉,接下来是谁呢?大祈还有底气和实力来面对这只野心勃勃的老虎吗? 国师耳聪目明,听到了外面的议论声,反倒定下了心神,世人看到的经历的都是局限于他们自身的,什么时候,他们跳开自己的身份,为这个国家为大祈着想,就会发现他们此时此刻所坚持的是多么地肤浅无知。夏虫不可语冰,蟪蛄不知春秋。多说无益。他缓缓闭上了眼睛,冷声道:“加紧派人在成国都城寻找无根之人,找到了带回大祈。还有,让元贞去汤免一趟,直到孝贤王答应与他回来见我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