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0(2 / 2)小贾保命日常(三国)首页

有点犹豫。

贾白看了眼贾诩。

贾诩多精明的人,贾白贾玑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眼皮底下,见贾白的小动作,贾诩表情动了动,对贾白笑了笑。

唉?

耶耶似乎挺和蔼?

反正……

早死晚死不都得死?

而且要是是搞定了耶耶,助力不是更多?

被贾诩外表欺骗的贾白觉得不是不可以说,就是……

要死不能自己一人死。

出事了要兜着我啊——所剩不多的警惕心让贾白看向同胞哥哥。

行——贾玑表示没问题。

和贾玑沟通后,贾白这才向大人们说起其自己和贾玑的计划:“阿翁阿娘,我和阿玑思来想去,觉得闺阁之女藏于闺中,实难接触。如过想了解又不溺于人言,不如和张家姐姐,段家姐姐商量,借着花蕊之名办一场才会,邀请各家女子前来写诗作赋,展示才艺,这样既能了解各家女郎的真实才学,又能借此观察性情。”

别看贾白说得简单,就忽略了她计划里的一石三鸟。

真要有这么一场才会举办,别说钟家女,林家女,韩家女性情,就是武威大大小小凡是说得上姓的女郎贾氏都能了解,不仅贾穆,贾访的妻子也可一并安排上了。

而这样一场盛会,还给贾白的花蕊酒打了无形的广告,花蕊本就在闺阁之间流行,再和盛会挂钩,目测又是满盆钵盈。

最妙的是主事者不是贾家,是张家和段家——张家和段家是凉州数一数二的望族,由她们家女郎带头,对内互相制衡,对外名正言顺,不过出了点酒的贾家,在不显眼的情况下,和众人都打了一层关系。

啧。

这心思玲珑的,难怪大兄那里,给忽悠得要人给人,要钱给钱。

贾诩转瞬间就明白了两人的鬼主意,评价道:“主意不错,不过差了些。”

唉?

差了些?

差了什么?

觉得没有漏洞的贾白和贾玑互相看了眼,把视线落在贾诩身上。

差的是对大局的把握。

贾诩说的大局当然不是凉州错综复杂的姻亲关系和人情往来,而是整个国家层面上的变动,以及对于自身保全的考量,这也是贾诩这次回来的主要原因。

在贾诩回来之前,他已经寄过一分信给贾彩,让贾彩准备准备把酒方让出去。

贾彩没听。

贾诩猜到了,要说他这个大兄,能在民风强悍,势力混杂的凉州谋一亩安身立命之地,不是傻的,只是自视过高,小觑天下,以致陷入危局。

酒方一事,若影响仅限凉州,贾诩自然听之任之,但这个酒方已经不仅仅是凉州之事了,就各方反馈来看,牵动甚广,甚至很快就能上达天听。

贾诩自家知自家事,凉州这地贾家搞得定,凉州之外想要浪,怕是活得久了。

蔡邕,卢植,皇甫嵩什么人?

当世之大家,当世之豪杰,当世之名将。

听起来很厉害吧?

是的,的确很厉害。

蔡邕才华横溢,师事胡广,上书七事灵帝,名声沸腾。

卢植文武双全,武平扬州九江,文修熹平石经。

皇甫嵩将门世家,凉州三明之后,威名远扬,时任北地太守。

这三人无论哪一个,在朝在野,都是门生故吏,从者众也。

都说近墨者黑,近朱者赤,人群结交以同类分,这三位,都是性格正直,忧国忧民之士,换句话说,都是远小人亲贤臣的标准忠臣。

但当今世道,是小人猖狂,忠臣遭殃的世道。

天子唤宦官为阿父,视贤臣如敌人,即便名声远扬,又如何?

上位不正,就注定了悲剧。

贾诩虽习儒家学说,忠君思想是一点没有。

毕竟他脑子聪明,知道要按儒家那套思想来是会死人的,贾家的亲家,张家张奂公就是最好的例子。明明功勋卓著,多次招降外族,宁静北方,却因得罪宦官被诬陷罢官,归居故乡。虽然名声是好得不能再好,官丢了也是真。

贾诩不是傻子,明知死路还要往前撞。

在他看来,儒学也好,武艺也罢,不过是立世手段,要为了立世,连自身都难保了,还立个鬼哦。

别人是为国家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贾诩任尔东西南北,洪水滔天,只要我没事,万事就随缘,但要我有事,呵呵……

酒方一事,发展到蔡邕题字,就不仅仅是凉州之事。

做为忠臣政敌的十常侍不可能不了解蔡邕等人,就不可能不调查酒方。

宦官们横征暴敛,甚至为了圈财能卖官鬻爵,只要查到酒方日入千金,不可能不想办法弄来。贾家几斤几两?在凉州武威当个地方豪门可以,但和位于权利中枢的十常侍掰腕子,就是蜉蝣撼树,自不量力。

在这种情况下,还想拽着酒方不放?

真是皮痒了欠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