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韦睿果断带兵坐船进入邵阳洲,将这里的北魏全军击溃。此时南梁军居高临下,所以又以火攻的方式,用点燃的小船烧垮了北魏的两座桥。
这波算是亏大发了,元英和杨大眼二话不说,烧掉自己的营垒就跑路了,其他北魏军乱作一团,被斩杀十多万人,落水而亡的也有十多万,被俘虏的居然还高达5万多人,丢下的物资那就更加不计其数了,几乎可以堆成一座山。就问你惨不惨。
英见桥绝,脱身弃城走,大眼亦烧营去,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馀万,斩首亦如之。睿遣报昌义之,义之悲喜,不暇答语,但叫曰:“更生!更生!”诸军逐北至濊水上,英单骑入梁城,缘淮百馀里,尸相枕藉,生擒五万人,收其资粮、器械山积,牛马驴骡不可胜计。资治通鉴
谁也想不到,关键时刻,老天爷帮了南梁一把。过去都说北魏的鲜卑军队战斗力强悍,而南朝的人连骑马都是个难题,这一战过后,天下所有人都扭转了这种想法。
钟离之战,是南北朝历史的转折点。
过去北魏兵强马壮,一言不合就饮马长江,吓得南朝整日里瑟瑟发抖。尤其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时期,抵挡住了刘义隆两次北伐,最后饮马长江,差点灭了南朝。
时间到了梁武帝登基初期,南朝的内乱尚未完全平息,梁武帝本打算利用北伐,转移内部矛盾,结果却迎来了北魏的南征。
机缘巧合之下,淮水暴涨,使得南梁大获全胜,北魏死伤加上俘虏多达35万人之多,北方马匹也死伤殆尽。这导致北魏再也无力组织起一场规模浩大的南征。
梁武帝萧衍,自此也坐稳了江山,“武皇帝”这个谥号,自然也是实至名归了。此后北魏开始走下坡路。宣武帝元恪英年早逝,北魏内乱频发。尤其是不久之后的六镇起义,直接为北魏敲响了丧钟。不得不说,都要从钟离之战中寻找因果关系。
35万大军一夕之间荡然无存,几乎导致北魏家家戴孝的悲惨局面。你说北魏朝廷能够向天下人交代吗?
梁武帝稳坐江山48年,也得益于钟离之战。
钟离之战过后,南朝总算是硬气了一回。除了当年刘宋的宋武帝刘裕北伐声势浩大以外,南朝还没有经历过如此巨大的胜利。
为此梁武帝的个人魅力直线上升,他一口气就做了48年的皇帝。这在整个南北朝,都是绝无仅有的。基本上南梁的寿命都被梁武帝给消耗光了。
不得不说,真正奠定梁武帝有如此魅力的战争,就是钟离之战。就算后期梁武帝多次出家为僧,多次纵容宗室,大家依旧还是对梁武帝充满了信心。认为只要有梁武帝带领着他们,南朝绝对不会败亡。谁知道,梁武帝后来碰上了宇宙大将侯景呢!
李世民是天才的军事家,他品评军事方面的将帅,自然是要比其他任何人都要合理。毕竟他有这个资本和资格。
但是他在评价曹操的军事能力时,是这么说的:
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
这是啥意思呢?就是说,李世民认为,曹操的军事才能,比一般带兵打仗的将领要强一些,但是作为集团总司令来说,水平还是差了点。
这句话被传扬出来以后,曹操的粉丝们立刻就不答应了,一个个拍案而起,鬼哭狼嚎,想要为曹操平反,认为李世民对曹操的评价有失公允。
此前我们说了,李世民评价军事人才,那是有足够资本的,毕竟唐朝的江山是李世民亲手打下来的,而东突厥也是李世民亲自揍扁的。
可是曹操也是三国枭雄,他带兵打仗多年,将一盘散沙的北方统一在了一起,也是个很厉害的人。那么李世民为何要这么评价曹操呢?
曹操亲力亲为较多,一言不合就亲自出马。
这是曹操的习惯,我们可以简单看看曹操人生中的大事件:
第一,公元192年到195年,曹操亲自出马,平定兖州,得到了大本营。
第二,公元199年,曹操亲自带兵与刘备合作,灭了吕布,拿下了徐州。
第三,公元200年,曹操亲自领兵与袁绍打了一场官渡之战,决定了北方的归属权。
第四,公元205年,曹操亲自带兵灭了袁谭,拿下冀州、青州。
第五,公元206年,曹操亲自带兵灭了高干,拿下了并州。
第六,公元208年,曹操亲自带兵南下,打响赤壁之战,结果败北而归。
第七,公元211年,曹操亲自领兵击败马超、韩遂联军,平定凉州。
第八,公元215年,曹操亲自带兵进入汉中,感叹这里的路真难走啊!顺手招降了张鲁。
第九,公元219年,汉中之战打响,曹操亲自带兵支援汉中的夏侯渊,可惜晚了一步。
第十,公元219年下半年,襄樊之战打响,曹操派了一堆援军到荆州后还不放心,非要自己亲自出马。
要知道,襄樊之战时的曹操,已经65岁了。等到第二年他从前线回到洛阳后,就给病死了。可他偏偏还是要亲自去支援前线,为啥?这就是曹操带兵的弊端。
从以上所有曹操最重要的军事计划中,我们就能看得出,但凡是攻占土地,或者是生死大战的时候,曹操永远都是亲自带队的!
你见过一家公司的董事长,每次谈合同的时候,都要带着一帮业务员亲自到现场吗?这难道不会显得掉价吗?所以说,曹操在带领军队的过程中,是存在很大问题的,至少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曹操这是不太懂管理。
他处处都要亲力亲为,并不放心自己手下的将领们独当一面。即使派出去那么多封疆大吏,可到了关键节点,还是自己亲自出马,这就是李世民觉得曹操“万乘之才不足”的原因之一。
曹操在关键几场大战中,都没能占多大便宜。
当然了,决定曹操坐稳北方老大位置的官渡之战,曹操是打赢了的。可是再往后看,曹操人生中的大战,就很少能占便宜了。
第一,赤壁之战战败,导致曹操失去了一统天下的希望。
大家最熟悉的就是赤壁之战。其实只要赤壁之战打赢了,那曹操夺取天下,也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当时曹操已经拿下了荆州,打赢赤壁之战,那么江东的地盘可就都归了他了。再回头时,只有那个没用的刘璋守着益州,你觉得还能翻得起什么大浪吗?
可惜的是,赤壁之战这么一场至关重要的大战,曹操居然给打输了。这就好比李世民进军中原,结果会败给王世充一样,这种结果会让大唐失去一统天下的机会的。同样,赤壁之战也让曹操错失了夺取天下的机会。
汉中之战战败,导致三分天下的建立。
汉中之战是曹操和刘备之间的一场大战,当时刘备拿下了益州,法正等人劝说刘备夺取汉中,因为这里是益州的门户。只有拿下汉中,益州才能高枕无忧。
因此刘备割让了荆州的长沙和桂阳两个郡给孙权,使得孙权放弃了这个时候跟刘备翻脸。此后刘备专心致志地攻取汉中。
最初汉中是夏侯渊和张郃共同镇守,结果夏侯渊中计被杀,张郃压根顶不住。这个时候曹操才到达汉中,双方发生了一系列的摩擦后,刘备切断了曹操的粮草,这才让曹操放弃了争夺汉中。
汉中对刘备和曹操,实在是太重要了。曹操有了汉中,那么随时都能攻取益州。而刘备有了汉中,那么随时都可以北伐关中。由此可见,曹操在这一地区的战略部署,是严重欠缺的。
也正是因为刘备拿下了汉中,此后刘封孟达又顺道拿下了上三郡,这才使得刘备有了资本和曹操、孙权三足鼎立。后期三分天下的局面,就是这个时候形成的。
李世民自然是以一统天下的姿态来看曹操的。
不管怎么说,曹操的基础并不差,他的爷爷是大宦官,他的父亲是昔日的太尉,家底殷实,又有曹家和夏侯家两大家族的共同支持,没理由搞不定刘备这种泥腿子。
李世民和曹操有诸多相似之处,他也是贵族出身,家里也有很强大的背景。所以李世民顺理成章地搞定了王世充、窦建德等人,完成了天下一统。
难道说李世民的对手不够强,而曹操的对手特别强大?我看不见得吧?能到达那个地位的人,水平一般不会差太多,只能说曹操没能轻而易举地解决孙权和刘备,而李世民却能轻而易举地解决王世充和窦建德。
这么一来,谁都能看得出,孰高孰低了。李世民显然是以大一统帝王的身份,来审视曹操的所作所为,自然有不少不屑的成分在里面。
记得当年朱元璋在给明孝陵选址的时候,发现钟山上还有一座帝王陵,那便是孙权的陵墓。结果老朱来了一句:那就让他给我看门好了。
这是多么嘲讽的不屑啊,孙权好歹也是一代帝王好不好?为啥老朱会有这样的感慨呢?还不就是因为孙权只有三分之一的天下,而老朱却完成了大一统嘛!
曹操在战略布局上的水平,稍微差了点。
这或许是李世民最在意的地方,曹操的确是个天才的战术家,要不也不可能打那么多胜仗。可是曹操在战略布局上,跟李世民比起来,似乎欠缺了一些火候。
李世民也亲自带兵,可那是李世民要在他老爹跟前攒积分。等到他称帝以后,战略布局就显得更加明显了,反而使得他高超的战术水平,不那么耀眼了。
可曹操这辈子南征北战,到处跑来跑去,始终都是以一个将领的身份在奔波。甚至65岁高龄了,还要上战场,这不是闹着玩嘛!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君王、名士、谋臣、武将都有顶级人物出世,并互相争锋。
拜三国演义所赐,这一时期的历史名人,在民间的知名度普遍比较高,可以说是耳熟能详。
很多人看三国,包括我在内,都喜欢看武将之间的争锋,看谁谁用几个回合干掉了谁。
这也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中虚构出来的武将单挑模式,让三国武将们特别突出,经历特别好看,这让三国武将们有别于其余历史时期的武将们。
战场上的单挑模式成为三国武将的标签之一,即使谁都知道这是虚构出来的,可很多人在聊三国武将时,都容易把这种模式给代入进去。
一提起赵云,脑海中马上出现的就是“长坂坡七进七出”,一提起关羽,脑海中马上出现的是“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其余武将皆如是。
这是三国演义中特别的武将描述模式,给三国武将们带去的最值得关注的流量。
稍许遗憾的是,历史上的三国武将们,都欠缺传承。
包括“五虎上将”、“五子良将”、“江表十二虎臣”等等在内,三国武将们老去、死去之后,他们的后代普遍无法接过父辈的枪。
这种现象也是特别突出,三国武将二代是集体沉沦,没有一代新人换旧人的慷慨,全是一代不如一代。
在三国志的记载中,知名武将的后代们,除极少数外,大多都只在提到了继承父辈的爵位后,就再无记载出现,如记载“子承嗣”,然后就没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为什么没有小赵云、小张飞、小周瑜、小张辽们出来接班?本文就对此现象略作分析,供三国爱好者们参考。
在我看来,出现武将二代集体沉沦的主要因素有三点:出身、教育、动力。
三国时期,比较知名的武将,绝大多数都是寒门或豪强出身,真正是大世家、士族出身的极少。
而三国政治官场中的顶流,却是以世家、士族为主,他们才是说了算的集体。
这一点,在曹魏政权中显得最突出,曹操创业时,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到曹丕代汉后,就把人才选拔权拱手还给了世家、士族。
因此,曹操打天下时,张辽、张郃、徐晃、许褚们如鱼得水,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被信任和使用,能充分展现才华。
等到他们的后代开始接班后,却开始被掌控曹魏政治、军事大权的世家、士族圈子默契的排挤和打压。
“五子良将”们的后代,即使能上战场,也只是变成了世家、士族们囊中的炮灰将军。
如张辽、张郃等曾经统帅一路大军力抗敌军的情况,再也没能出现,这无形之中,压制了二代们可能具备的才华,有力使不出,也没法立功。
曹魏政权中,非世家、士族出身的武将,在后曹操时代,过得是很悲催的。
钟会随便就能斩杀许褚的儿子,邓艾灭蜀后,被世家们联手做掉,都是这种状况的体现。
要想让下一代超过自己,需要进行更良好的教育和培养。
三国时期,能获得最完备教育的,始终是世家、士族的后代,他们才有能力和教材对下一代进行强化和锻炼。
而非世家、士族出身的武将们,或许没有类似的传承思想和意识,也很难有相应的知识、书籍储备,无力对下一代进行顶级教育和培养。
所以,荀彧、陈群、司马懿等家族培养出来的后代,不论文或武,大多即使比不上父辈,也差不了太多,他们有完备的知识传承。
关羽、张飞、甘宁、太史慈们的后代,除非天赋异禀,在后天的教育和培养上,是无法跟世家、士族们的后代比拼的。
还有一种情况是,没有余力对下一代进行再教育和传承。
以蜀汉政权中的武将为例,他们中的大多数,在前半辈子跟刘备到处颠簸,不停地到处转移,到处逃跑,哪有精力去考虑下一代的教育和培养?
刘备创业的后发,耽误了蜀汉政权中武将二代们的教育和培养,这或许也是后来“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原因之一。
三国时期的武将一代,都是陪着君主们艰苦创业,为了流芳百世也好,为了荣华富贵也好,始终是动力十足。
“五虎上将”、“五子良将”、“江表十二虎臣”们,他们卖力打拼的动力之一,不就是为了拜将封侯、恩泽后世?
而到了他们的下一代,这种动力就没了,父辈们留下的功勋、财富、爵位,足够让二代们在父辈的恩萌下,享受一定的社会地位,享受锦衣玉食。
三国鼎立后,谁也奈何不了谁的相对稳固的大环境,也让武将二代们失去了如父辈般奋斗的动力。
世家、士族出身的下一代,需要更多的功勋去争夺政治圈中的话语权,寒门、豪强出身的下一代,连这个动力都没有,相当一部分变成了只能混吃等死的纨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