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一旁的礼部官员,三三两两,在两侧专门监视,哪个官员殿前失仪。
朝臣们的一言一行,完全在这些官员的监视之下,就连咳嗽都不允许,更不允许有多余的动作。
哪个官员若是朝服不齐整,态度不恭谨,执笏板的双手,没有能够使其直立,都会被这些官员,记在小本子上。
一旦被记在这些小本子上,轻则罚俸,重则廷杖。
而京城的官员,不比地方上的官员,除了俸禄还有一些油水可捞,他们几乎全靠俸禄而活。
一旦被罚俸,当时生活就会陷入困境之中,这也就是惩治京师官员的不二法门。
一个个几乎连大气都不敢出,队形井然有序。
像个别重臣,已沈易先为首的四个阁臣,几乎是在前一天晚上,就已经断食了,一丁点水也不敢喝,全靠着一些名贵补药,贴补,感觉不到饥饿,口渴。
这才能够让他们一整天下来,坚持不排泄。
而以内阁首辅,左太师,他已然垂垂老矣,皇帝特赐他,二人抬撵,完全可以特例,被人抬进去。
而左太师也确实是老了,居然在这抬撵之上,沉沉睡去。
等到了内阁值房,以司礼监五大太监为首,有杨海带领着,便在这卯时一刻,天将将快要明时,东方即将要现出瓷亮,来到太和殿广场之中。
直到卯时二刻,有那黄门侍官,高声呐喊,恭迎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着三声鞭响,铳炮齐鸣,紧跟着群臣,一起跪拜在地上,黑压压一片,一齐山乎万岁。
老皇帝来了,在太子的搀扶下,父子二人,先是祭告祖庙,再接受朝拜。
以后的事情便顺礼成章了。
礼部的官员,从皇帝手中接过传国玉玺,皇帝的大印,跪在太子的面前。
在这里,太子必须连续拒绝三次,表示难以担当起重任,还往父皇继续执印。
而群臣在这里,便开始了表演,纷纷涕泪横流,连续三次劝进,而这皇帝,也要三次推拒,表示,非你不可,才能担当重任。
其实这是有明以来,打太祖那里,传下来的规矩,只是从来没有写在书面上。
大家都明白,都在互相演戏。
太子盼着这一天,已经好久了,而下面的臣子,又何尝不明白。
大家都在这里演戏,显得虚伪至极,然而这一切又是必须的。
想来这是一件多么可笑的事情,偏偏这一代一代的皇帝和一代一代的臣子,互相配合默契,从来没有哪一方,会真心以为对方真的不想当这个皇帝。
最终太子在众臣子的三劝之下,勉为其难地接过了皇帝的大印,却很快的马上就举行了登基大礼。
这本来就是假客套,谁又不明白呢!
登基大礼举行的很寒酸。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国库里面就那么一点钱,而且已经寅吃卯粮了,账都算到三年以后了,可以说太子的心情,真的不怎么样。
天亮之后,皇帝的重病又发,不得以,又回了畅春宫。
整个禅让之礼,加上登基大典,足足要折腾一天,思雨远远地看到,那礼花,在天空绽放。
好比一朵一朵的牡丹,红色黄色蓝色,各种颜色在天空中绽放,绽放的是如此热烈,又如同流星一般,洒在这宫城九千多间房顶上。
思雨每日参看这奏折往来,实则知道这大明已不过表面浮华,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这天下,并不像这烟花看上去那么绚丽多彩,早已危机重重。
太子一直忙到很晚后才回来,与他一同而去的还有顾太子妃,这让她受宠若惊。
整个庆典当中,她兴奋异常,绚烂多彩的烟花照亮了她的脸,越发让她眸中光彩照人。
可她发现太子的脸色黯然,这让她很纳闷,心中一直打鼓,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她在想,太子殿下到底怎么了,他已经是皇帝了,想到自己将来,可能会顺理成章成为皇后,光想想,就内心激动不已。
可她见太子始终情绪不高,也不好相问,好不容易盼到庆典快结束时,他竟说了一句让她足以心寒的话。
“送太子妃殿下回去吧,去通知一下思雨娘娘,朕,一会儿去她那里,让她把一些紧要的折子罗列出来!”
杨海连忙答应道:“陛下,老奴这就去!”
左一句思雨娘娘,右一句思雨娘娘,这让顾太子妃,本来极好的心情一下极受打击,饶她修养再好,也抵受不住,不由的喃喃道:“又是思雨,难道她能迈过我去吗?”
太子显然听到了她的话,索性脖子一梗,把脸扭向别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