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知幸健步如飞,不等楚军翻过身当头一枪直接毙命。却见楚军首领立定喊道:“弃枪,下马。”
活着的十七人提起长枪,用力抛出。刘知幸高小龙不敢抵挡,这不是弩箭,长枪的穿透力,以及力度并非怒股可比。白甲军亦非寻常的兵士,十七杆长枪可怕异常。
躲避之后却见十七人,排列整齐人手一把锋利的钢刀。双手持刀,脚步稳健。高小龙不敢小瞧活着的十七人,之前斩杀的三人,占尽优势,若非中战马摔下,绝非轻松斩杀。
刘知幸弃剑不用,手中来至白甲军的纯钢长枪。对于这次楚军来犯,看的更重了一些。这种长枪制造精良,长风军也只有这几年才用的上这种枪,靠着先皇建立的八座兵工厂,方能支持无休止的军需。
为了赶路铠甲为穿戴,还在马背上,现在面对甲士存在劣势。但刘知幸高小龙是什么人,一位用枪宗师,一位用剑高手。高小龙沉默不语,一旦出现这样的表情,高小龙已然进入死战状态。
不过才十九岁的高小龙,杀人如麻,尤其是在冲锋之中,最不要命。拼起命来,一向以勇猛自称的尤大虎,大牛也自叹不如。抢先出手,多年跟随卢林修炼的剑术,施展的淋漓尽致。
当靠近楚军剑上火花四溅,横劈竖砍毫无顺序,卢林传授高小龙的剑术并非卢家剑。所以高小龙的剑从军中来,靠的是刚猛,力拔山河。沉重的一剑瞬间将一人砍到,随即侧身游走,典型混战剑法。
若非高小龙不曾披戴铠甲,那将是另一种打法。反观刘知幸的枪,多了几分潇洒。多年沙场多是马战,极少步战。一杆长枪虎虎生威,所谓一寸长一寸强。使用钢刀的楚军,一时间无法近身,刘知幸转身一枪横刺,罡气环绕在枪头,瞬间绞碎坚固的白甲,瞬间一人毙命。
刘知幸站在原地,腾空而起又是一记杀招,冲杀而来的三人,来不及抬头长枪直落,大地砰然炸裂。三人铠甲即刻剑出现密密麻麻的痕迹,刘知幸翻身再起,另外几位楚军不等援助,三人尽数死在刘知幸抢下,死相算不得惨烈,无非是被杂碎脑袋,头颅完好无损。
另一方高小龙,剑剑刚猛,其中两人面部血肉模糊,死相极为惨烈。活着的十多人,没有一人考虑是否能将,两人留下这条小路上。
东吴大地远比北方大梁更加富饶,自古吴地多粮草。平南大军绝非习惯防守的南镜长风军,在年前早已经准备好渡过分割吴楚的长江天险。数日前水军主帅,李山海率领重新整编的徽州水师,在长江之中与楚军水军展开激烈大战。
大战打了七天七夜,从兵工厂调来所有的新式战舰多大三百艘,装备齐全,外加收缴更加小巧精良的东吴战舰。李山海打的一战靠着两国之力,对楚军水师沉重打击,外有李廷夜从水师调遣到骑兵,重新获得徽州军统治权。水师与徽州军相互交融之下,使得大梁水师,无论水战还是马战,接输了一筹。
秦志昌作为步兵统领,水师等待渡过长江。一旦渡过长江楚国平原广袤,千里之地再无险要可守,将是攻城拔寨的大好良机。水战的胜利,极大鼓舞了五十万平南大军的士气。
刘策抓住机会搭桥过江,五十万大军将将近千艘战舰一字排开,在长江上以铁索捆绑,不过一日的时间出现一条横跨长江的大桥。五十万平南大军浩浩荡荡,跨过长江,雄赳赳,气昂昂出现在楚国大地上。
这是一场前所未有有水战,两国水师最强时分。刘策骑马穿过长江,第一次站立在楚地上。拉过一位熟悉楚地的郎官问道:“武夷山在何处。”
武夷山非楚国坚守要地,在军事上也没有什么优势。郎官一时间捉摸不透大帅的心思,不过大帅刘策的心思,不需要琢磨,听令即好。郎官指着西北方道:“回禀大帅,武夷山据此五百里。”
刘策挥舞着马鞭叫来一名主将说道:“本帅给你十五天的时间,去吧武夷山拿下。”
那名武将抱拳道:“末将得令。”
刘策望着西北方,想起年少时三人站在鸿山之上看着南方,人人都有远大的报复。唯一的共同点,都在南方,那个将大梁视为蛮夷的大国,一个继承先秦遗风的楚国。楚国多士子,好读书,喜吟诗,多饮茶。
刘策说道:“陛下微臣请你喝茶,这次我们在武夷山喝最新的茶。”眼神流露一丝落寞,更有一丝痛快。唯独这次在武夷山饮茶的人,只有一个,先皇萧平胤,大哥林燮都已经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