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宴过后。
宣政殿内。
大司马庞统与代尚书范滔二人,此刻正站在赢渊面前。
“这是赵国公主让你传来的原话?”
赢渊已经听范滔讲了他们在离开赵都之际,遇到赵国昭庆公主截路的事情。
范滔恭敬作揖道:“回君上,那赵国公主,确实是这般言语,微臣敢用性命担保,丝毫无错。”
赢渊负手而立,莞尔笑道:“这赵国的昭庆公主,可当真是有意思,她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引起寡人的注意?”
此刻,庞统趁机笑道:“依微臣看,这位赵国的公主殿下,似乎是有意赖上国君,不知君上您,是否要做出反应?”
“反应?”
闻声,赢渊摇了摇头,“不必。她此刻最想看到的一件事情,就是希望寡人能够对此事产生反应,寡人岂能如了她的愿?”
一般来说,出国使团,在他国的领土上,遭遇这般奇耻大辱,国君知道以后,肯定是会做出反应的。
但是这样一来,恰恰就让赵长歌如愿以偿。
一旦赢渊做出任何反应,这位公主都会假借为两国友好关系,而亲自前来秦国,向他赔罪。
但是她的这些小伎俩,又岂能瞒过赢渊与庞统的眼睛?
范滔沉声道:“君上,此番出使,还有一件事情,是微臣观察所得,思虑再三,觉得有必要,告诉君上您。”
“有话就直说。”赢渊皱了皱眉头。
他是最不喜别人吞吞吐吐的样子。
范滔点了点头,听出了国君的不耐烦之意,当下不敢再有丝毫迟疑,立即开口道:
“根据微臣观察,似乎赵国庙堂上下的文武百官,皆有敌对我秦国之意,虽然可能是微臣多想,但是此事,不得不慎重。”
赢渊抚须道:“这件事情,寡人早就心知肚明。这也是寡人百般不愿答应与赵国和亲的关键,眼下赵国的几番操作,让寡人看不明白,唯有静观其变,伐越之后,再看看赵国会有何举措吧。”
庞统抱拳道:“君上考虑甚是,此番犬戎大张旗鼓的来攻打我秦国边境,似乎这背后,就有赵国的推波助澜。”
闻声,赢渊眉头紧皱,一脸威仪,霸王之气侧漏,“好一个赵国!与我军联盟之后,还要联合外族,意图扰乱我国秩序,看来他们是怕我军趁着此次伐越一战而崛起。”
庞统道:“这件事情,只是微臣猜测而已,锦衣卫正在调查落实,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传来结果。”
“你之前与寡人说,针对犬戎,已经有了计策?将计策说出来听听。”
赢渊坐在位置上,询问起来。
“诺。”
庞统作揖答道:“其一,通商,以蚕食为主,逐渐同化异族其二,修筑长城工事,抵御异族侵袭,同时,令南方部族,迁徙边关,待我大秦东出之后,在扫平四夷。”
赢渊正在思考这两个方法。
首先,第一条肯定是不可取的。
一旦与异族互通有无,秦国待他们是自己人,只怕异族不会这样想。
还未等彻底蚕食他们,他们就已经将秦国的先进文化、铸铁手段、功法秘籍等都学过去了。
近期可能不会再有异族闹事,但是千百年之后呢?
后人又当如何?
那个时候的他们,在对抗起异族,将会万分吃力。
对异族技术封锁,乃是国本,不可动摇。
不能为现在考虑,要做长远打算。
古往今来,但凡视异族为自己人的国家,都不会有好下场。
虽然,这支异族,也是人族。
但是,还没有到了,可以将这些异族人的思想改变的时候。
第二条,倒是不错。
想到这里,赢渊刚想开口决断,就听到一旁范滔发出声音,“君上,大司马大人的两条计策,各有利弊,其一,只怕今后之秦国,在与异族宣战,将会愈加困难
至于这第二条计策,修筑长城,移民戍边,只怕不利于秦国目前的国策,会令天下百姓,哀怨之声不绝,宵小之徒,更会趁机跳出来指责君上。”
庞统道:“范大人所言不错,微臣只是给个意见,至于最后的决策,还是要看君上的意思。”
赢渊听到范滔的声音后,反复思量,最终拍板决定,“修筑长城,移民戍边的事情,暂时就先定下,等萧怀玉他们凯旋回朝之后,在与众大臣商议。
这件事情,要么不做,要么就必须坚持去做。虽然这样的做法,极有可能会被天下百姓误解,但是身为一国之君,不可瞻前顾后,否则何谈强国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