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53章 以子为质 献玺于周(1 / 2)重生南朝当土豪首页

洛阳西门内的一间邸店宅院里,七八个人席地而坐,上首处陈顼抚须垂眸,心情却是十分复杂。

先秦之时,丞相李斯奉秦皇之命,以蓝田玉镌刻成皇帝玉玺,此玺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以为皇帝之信物。

秦亡以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将其奉若奇珍,视为国之重器,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板皇帝”,为世人所轻。

得玉玺者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示其“气数已尽”。

陈顼既想复国,却又不想将玉玺献给宇文邕,所以在释慧思提出献玺之后,陈顼的内心便开始纠结起来。

半晌之后,他才低声问道:“思禅师,我可以子为质,但玉玺……可否不献与周皇?”

释慧思含笑轻轻摇了摇头。

若他还是陈国皇帝,遣子为质便是最大的诚意,但现在他只是个失国皇帝,流亡在外、居无定所,只舍弃一两个儿子便想换来周国的支持,这明显有些不切实际。

“传国玉玺周、齐、陈三国皆有,宇文皇帝并不看重陛下手上这方,他想看的,只是陛下的心意而已。”

正如释慧思所说,周、齐、陈三国各有一方传国玉玺,而且都声称自己的才是真的。

周国之玺,是北魏太武帝灭佛时,拆除邺城一座寺院时从佛像中所得,后来由孝武帝带到关中。

齐国之玺,是刘裕灭后秦时所得,后来侯景之乱,被侯景的部将献给了高洋。

陈国之玺,据传乃石闵亡国之前派人到东晋求援时带来的传国之玺。

侯景之乱时,南朝拥有的两方玉玺其中一方为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灭后秦时所得都不知所踪。

陈霸先篡位后,有一僧人献上这方玉玺,声称是侯景的儿子将其丢入井中后由僧人挖出。

真说起来,三国玉玺十有八九都是伪造,而其中又以陈霸先所得也就是陈顼现在手上这一方,最令人诟病。

并不是其来路让人生疑,而是这方玉玺上雕刻的是“皇帝寿昌”,而不是“既寿永昌”。

这么一方明显的作假玉玺,宇文邕当然不在乎能不能得到,正如释慧思所说,他在乎的是陈顼献出玉玺的举动。

见陈顼仍然犹豫不决,以前锦衣玉食、如今跟着陈顼吃尽了苦头的众大臣纷纷出言劝说。

中书通事舍人蔡景历小心翼翼地道:“陛下,臣以为思禅师之言甚是有理,如今家国既破,我等走投无路,留着这方玉玺也是无用。”

“倒不如将其献给周主,即便不能换得江陵,最起码也能换来个落脚之地,渡过眼前这个难关。”

尚书右仆射陆缮此刻也没了刚逃出建康时的硬气,他拱了拱手,向陈顼道:

“陛下,为今之计,以玉玺换江陵确实是最好的选择,日后若复国功成,再重新制一方也不影响使用……”

众人正苦口婆心地劝说,突然,外出打探消息的右卫将军陈容从房外大步走了进来。

见他不得通传便擅自闯入,陈顼心里微微有些不悦。

但他也知道今时不比往昔,如果还像在建康当皇帝时那样动辄喝斥,恐怕用不了多久,他就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孤家寡人。

陈容却没有注意到陈顼的脸色,他走近两步,便躬身禀道:

“陛下,臣方才听人传言,前些时日,齐国左丞相、咸阳王斛律光以及骠骑大将军、幽州都督斛律羡兄弟二人皆被齐皇杀害,如今齐国上下群情汹涌。”

“以臣之见,这洛阳怕是也留不得了!”

众人闻言,无不大惊失色。

这闻名天下的北齐名将,就这么轻飘飘地被高纬给杀了?

没了斛律光,齐国又有何人能够领军抵抗周军的铁蹄?

没了斛律羡,又有谁来抵御突厥入侵?

片刻之后,释慧思才“哎……”地长叹了一声。

他虽出家为僧,但齐国始终是他的故国,眼见得故国亡国之祸不远,也不由得心生惆怅。

陈顼君臣则是一脸震惊。

他们在邺城盘桓的时日不短,对齐国国内的情况也是知之甚详。

因箭术绝伦而被称为“落雕都督”的斛律光,率领齐军与周军作战二十余年,经历大小战役不下数百,落败的次数寥寥无几。

河清三年564年的洛阳之战,周国大司马尉迟迥、王雄等将领率十万大军围攻洛阳,斛律光率五万骑兵救援。

他乘周军久攻洛阳不下疲惫之时,集中兵力突击周军中军大营,并亲手射杀了王雄,大败周军,此战只得尉迟迥只身逃脱,就连其随从也没能逃得性命。

天统五年569年,周国再次大举进攻北齐,十万大军围困宜阳,斛律光奉诏往救,示敌以弱,将周军引入伏击圈,一战之下,几乎全歼来犯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