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四章 四战之地(2 / 2)仲帝首页

曹操自然是知道泰山的这些巨寇的,早年间地方疲敝,鱼肉乡里者不可胜数,有些人受不乐逐渐在泰山郡为寇,朝廷数次征剿都无功而返。

“臧宣高?”

郭嘉肯定的点头,回答了曹操的疑问,解释道:“应该就是此人,听说他整合了泰山各路贼匪,整合下来拥兵数万,青州莫能与之敌者。”

荀攸想起了年前孔融兵败北海,不由得将整件事串联起来,分析臧霸南下的动机。

“定然是青州袁谭太过强势,年前北海被击破,孔文举来到许昌,连孔公这样的人都不能容忍,至于泰山巨寇,依照袁谭的性格,怕是更不会接纳了!”

“唔.......”曹操沉吟,按剑而立,说道:“成就如公达所言,我那位大兄自诩高门大族,高傲的很,青州那位侄儿怕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臧霸得吕布求援,南下也是说得通的。”

转而,曹操又是一阵头痛,眼看下邳被自己行水淹之计,吕布已经无处可逃,成为瓮中之鳖了。

奈何,臧霸又突然带着泰山群寇南下,是战是和未知。

虽然这两万贼寇是乌合之众,不放在曹操的眼中,但是卡着这个节点,实在让人难受,搞不好又要将徐州的战事拖延下去。

徐州战事若是不能快速解决,谁知道汝南郡的子孝能不能撑住。

届时徐州不克,豫州吃紧,除了退兵,自己就别无他途了。

“公达、奉孝,你们说说,这臧霸该怎么处置?”曹操心无定计,问计于两人。

郭嘉深谙人心,心里思量着臧霸的真实目的,缓缓说道:“莫不如先派人与他谈谈?瞧瞧臧霸的真实目的?”

荀攸也赞同郭嘉的意见,说道:“主公,无论臧霸有什么念头,都需要先稳住他,不可让他与城中的吕布形成犄角之势,互为支援。”

曹操点点头,说道:“就依奉孝之言,公仁素有辩才,威严有礼,可以为使,先让他去看看这些泰山寇到底要干什么,探一探虚实。”

公仁,董昭的字,也是才投曹操不久的谋臣。

本来是袁绍、张杨的从事,但是董昭看出来两个人都成就不了什么大事,对他们都愿意展现自己的才能。

后来,董昭追随张杨朝见汉献帝,被拜为议郎,因擅长养生之道而引起曹操的注意。

在洛阳的废墟之上,董昭与曹操一见如故,他一眼就相中了曹操,认为他是扫平天下的英主。

于是,他作为一个不属于曹操的外臣,建议曹操将汉献帝迁往许昌,认为只有手握天子,麾下的这些外姓将领才会死心塌地的为曹操效力。

曹操认为董昭是难得的人才,真心邀请他担任自己的幕僚,为自己出谋划策。

荀攸、郭嘉也是见识过董昭的才干,对这个新加入的谋臣也是心怀认同,并没有反对曹操的话,认为确实可以派遣他为使者。

然而,就在曹操刚刚派人去请董昭的时候,许都又有消息传来。

“河内张杨起兵响应吕布,出兵东市,威胁陈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