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是善变的,尤其是干大事情的人,他们很忙,没时间纠结于一些生活琐事。他们关注的永远都是国家大事,关系国计民生的事情,至于一些生活中的小节,他们从不在意。
在这个时代,事情干的最大的就是老李皇帝了。人口问题、生活问题、政治问题、社会结构问题……都要让他来操心。
至于对联,没事,当初也就是做为一个新事物,感觉好奇而已,只是开心了两天。甚至于两仪殿门上的对联什么时候掉的,他都没注意。
老李太忙了。
在这个位子上坐了十几年,老李感觉自己从来就没有清闲过,尤其是到了年底,别人都感觉到了冬天,国家既不从事农业生产,又没有战争,难得的清闲。
然而对于老李皇帝来说,这段时间才是他最心累的时候。每到年关,他就像一个地主一样,要盘算今年家里边收入了什么,支出了什么?自己的家业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自己做好了什么?又没有做好什么?
每年的年终总结都在这时候开始了,虽然不像后世那样,每一个单位都到年底的时候要写年终总结,但是老李的年终总结确实在自己的心里边。
这么多事搁在心里,说实话,太累了,但是没有办法。
他知道,写历史的人在后世将怎么评价自己。
老李虽然也装作潇洒,看似不在乎别人评论那样,但是他却知道,这些事情在他心里面,他绝对是放不下的。
从他刚刚坐上这个位子开始,或者说从他刚开始执掌这个国家的权利开始,他就知道有人不断的对他这个位置的来源表示质疑,不断的将他与被他杀死的李建成做比较。
老李不止一次的在半夜中梦到满身鲜血淋漓的李建成,指着他的鼻子嘲笑他,说他只会打仗,不会治国。
所以,他每年都要进行总结,来看一看自己这个皇帝当的是否合格,是否称职?他有时候甚至在想,这些事情假如让死去的李建成来做,可能会怎么做,会不会比他做得更好?
不管怎么样,他对于死去的大哥的能力还是相当认可的。然而,这种认可也变成了一种压力,使得他不得不将每一件事情都做到最好。
早先的时候,长孙皇后还在,每到这时候,就会帮助自己分析,夫妻俩一起总结经验教训。
皇宫中有许多女人,长孙皇后去世以后,他再没有立过皇后。他知道,有很多人都在盯着那个位子,然而在他看来,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对得起那两个字。
在他看来,皇后,既然带着个皇字,那就是一种责任,而宫中的那些女人们,现在没有人能够承担起这个责任了,那些女人只是为了获得他的宠爱。
那些女人只是索取!她们都渴望得到老李的宠爱,然后圣恩眷顾之下,可以荫及娘家,可以让他们的娘家得到更多的好处。
甚至还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万一生一个特别争气的儿子,还可以有一些其他的幻想。
一群愚蠢的家伙!
当了老李的女人,自然是李家的人了,却一心想着自己的娘家,这样的人也还想要当皇后?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多多少少让他有点厌倦。
所以,自从长孙皇后去世之后,老李经常自称鳏夫。
没错,在老李的心里,只有那个已经去世的女人,才能够称得上妻子两个字。
其他的女人,和他只有利益,她们只想着从他这里取得,唯一的区别是,取得的方式不同。
像韦贵妃那样,从来不提任何要求,只是安慰着老李孤独的心,再加上娘家家大业大,也不需要从老李这里获得太多回报的,反而倒是成了最聪明的。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韦贵妃在这个时候选择了最聪明的方式。表面上看起来,京城韦家也并没有从老李这里直接获得任何利益,然而,后来的历史证明,历经了李世民和武则天两朝,在所有的世家都被打的支离破碎的时候,韦家居然还能有庞大的势力,甚至还出过几位皇后和贵妃,不得不说韦贵妃居功至伟。
也只有在延禧殿这个地方,老李才能稍微放松一下。
这天,老李和往常一样来到延禧殿这边歇息,看到一堆红纸,李世民才想起还有对联这么一回事情。
那没错,这些红纸就是被裁成对联的格式了,只需要在上面写上内容就可以直接张贴了。
“哦,这是哪儿来的红纸?看这大小,难道是写那个什么对联的吗?”
韦贵妃轻声道,“是的,这是丽蕴拿回来的,说是快过年了,送给陛下一些,写一些对联,贴在宫里边每一个门上,显得喜庆一些。”
老李点了点头,“嗯,不错,估计又是张济安那小子的主意,那家伙最近惹着了侯君集,为了躲避老侯,连朝也不大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