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没有寒暄,毕竟楼下这么多人等着呢,很快,楚云出了小阁,来到众人面前。
“状元郎,快些题词,好让我等也可以早些进楼一观!”
“楚大人,莫要拖沓,良辰美景,大好时光,岂可浪费!”
楼下许多人开始嚷着。
楚云笑了笑,向四方拱了拱手,随即高声道:
“楚某今日受约前来,为新楼题词,不胜荣幸,能与诸位同仁一起见证清月楼焕然新生,亦是感慨万千。”
“今日献拙作一首,若有不足,还望诸位不吝赐教。”
一番客套话说完后,楚云不再絮叨,命人取来文房四宝,一遍研墨,一边构思。
在场大多数都是读书人,对于楚云的才华也是早有耳闻,得知状元郎献词,一个个纷纷探头望来。
赵佶也和其他人一样,翘首而盼,满怀期待。
不一会儿,楚云思索完毕,当即挥动狼毫,运笔蘸墨,一气呵成。
不多时,几行娟秀字迹浮现在纸。
“快看,楚云已经题好了词!”
“这才过了多久,他就写好了?”
“仁兄,这可是楚云!当今状元郎!”
众人见到楚云挥笔而就,纷纷叫喊着要欣赏欣赏。
楚云捧起宣纸,吹干笔墨,又将它递给旁边人,笑道:“盛情难却,快给诸位同仁诵读。”
旁边人接过宣纸,定睛一看,竟是一首七言格律诗。
“快念啊,还杵在那儿干嘛!”
楼下人又开始催促。
那人不敢耽搁,连忙捧起宣纸,高声念道:
“楼独来心愁,泪垂难道不肠柔。”
“秋深夜雨风回梦,烛剪空窗暗影浮。”
总共四句,没用多久便念完了,那人便将宣纸合。
“没了?”
“没了,就这四句。”
没想到楚云给清月楼题了一首七言诗?
很快,楼下人开始小声议论了起来。
毕竟这是当今状元的作品,谁也不敢小觑,一一开始品味这首诗。
赵佶也和其他人一样,摸着下颌,思考楚云的这首诗。
身为诗词大家,赵佶几乎在吟完诗的瞬间,就极为敏锐地察觉到,这首诗绝不一般。
乍一听,诗句好像平平无奇。
可是,楚卿像是那种写诗平平无奇的人吗?
之前汴京流传的《一剪梅》和《青玉案》,赵佶早有耳闻。
身为一个对自身才华极度自负的君王,楚云是如今唯一一个被赵佶认可的诗词大家!
他的作品,绝对不可能一般。
赵佶开始逐字逐句细细揣摩,很快,他就发现了其中的秘密!
这是一首回文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