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容易甩脱了那群墙头草,李夕李白寻思着从何入手,解决长安粮食紧张的问题。
在唐以前,沃野千里的关中平原完全有能力供养一座长安城。甚至还可以为西域军队提供不少粮草。
但随着长安人口越来越多,到玄宗时期达到近200万;再加上西域疆土也越来越辽阔,军队数量庞大,且战事频繁。这两处对粮食的消耗都极为庞大,关中之粮早已是杯水车薪。
而从洛阳往长安运粮,成本又是极高。因为黄河三门峡段的凶险,给粮食漕运带来了极大的损耗。从最靠近长安的粮仓含嘉仓,转运10石粮食进入长安,不仅只能到达2-3石,而且沿途运费就需要5贯钱。
早期长安城每年运粮20万石,就需要运费10万贯;而长安最高峰期粮食缺口达400万石每年。所以单单从洛阳到长安的运粮费就要200万贯。
这种沉重的经济负担,纵是大唐再富有也承担不起。所以这也导致了长安时不时就来一次缺粮。所以才有了玄宗五次巡幸洛阳,其实就是带着大部队去洛阳开锅吃饭去了。
直到京兆尹裴耀卿提出对策,在长安粮食漕运经过的沿岸广设粮仓;同时优化漕运的办法,在黄河三门峡段开凿18里山路,通过陆运以避开三门峡的黄河天险,然后再继续船运。此举即节省了运费,又减少了沿途损耗,自此长安缺粮的问题才告缓解。
而今年,因关中灾荒和大批流民进入长安,长安的粮食问题再度响起了警报。
这么复杂的问题,玄宗嘴巴一张,就交给了他们这个小小的翰林学士
。李夕心里直喊曰了狗。要是老子是皇帝,直接迁都得了。
正绞尽脑汁,不知郭三正何时出现在了面前。
“李翰林,高将军有请。”
跟着郭三正找打高力士,高力士脸上笑意盈盈:“恭喜李翰林啦。经此一事,李翰林虽还未得官员之名,但已可以行官员之职了。”
“高将军勿要取笑。圣人扔给我一个烫手山芋罢了,哪里是什么喜!”李夕无奈的摇头叹道。
“山芋?”对于这个新鲜词,高力士有些疑惑不解。
啊哈,对了。这个时候红薯(山芋)还没有传入中国呢。他忙解释道:“啊哈我是想说这件事比较棘手。不知道是不是圣人安排错了!”
高力士眉眼一弯,嘴角含笑:“哈哈错不了,圣人便是有意而为之。若是李翰林将这事办好,再凭借你对内帑的贡献以及你的才学,以后与左相、右相平起平坐,也不是没有可能。”
李白顿时有些迷糊了。玄宗天天沉迷酒色、恣意欢谑,哪里来的心思来思考用什么人,如何用人。而且昨日他听信了安禄山和李林甫指使的王、孔二人的话,还要治自己的罪。怎么一夜之间就来了个乾坤倒转?
李夕自然知道,定是杨玉环在背后说了什么。不过他只能假装不知道,在脸上挂出一副疑惑的表情。
高力士见他疑惑,又是哈哈一笑:“这全都仰仗太真娘子了。太真娘子昨日无意中赞叹李翰林不仅文采第一,而且白酒、精油、香皂、玻璃等等都是依仗李翰林的头脑而创,是个不世奇才。我便借机再次进言圣人,不可将权柄全假于右相之手。而你李白有大才可堪大用。圣人今日将缺粮问题交于李翰林,便是对李翰林的一次测试了。”
“多谢高将军与太真在圣人面前的美言了。只是这件事真是不好办啊。这钱粮本就是户部负责,右相长期经营。他都解决不了,我又有什么办法。而且经今日一事,只怕他处处给我下绊子!”李夕开始哭惨,只希望高力士能给出点什么建议来。
高力士摇头笑道:“李翰林莫在我面前装。以你的能力,这点事也能叫事儿?我听闻李翰林与左相颇有交情。难道你不知道左相原本是河南尹,在河南道深得人心。他现在又掌管金矿开采和纸币发行。若能得他的帮助,这事不就简单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