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九章:纳吾肉孜(1 / 2)走西口之天山行首页

求收藏、求推荐、求评论。

半年多的时间,这只雏鹰已经长大,海米提告诉妻子,这只鹰的室内训练已经结束,爷爷在室内喂食饥饿的雏鹰时,要把肉放在左臂的皮套上,让雏鹰前来啄食。

饥饿难忍的猎鹰见了肉便不顾一切地扑过来,它叨住小拇指大的肉块后,爷爷再稍稍与它拉开距离,再放生肉让它叨,一次次来开雏鹰和他的距离,反复进行。

每次驯服不让猎鹰吃饱,直到猎鹰能飞起来快速啄住爷爷手臂皮套上的生肉,等雏鹰消除对人的恐惧和敌意后,室内训练才能结束。

现在是爷爷进行训鹰的室外训练,爷爷站在毡房前,毡房前的七八米处放着一只四肢被绳索绑好的野兔。

这只尾巴羽毛被缝制的小猎鹰,正站在爷爷的肩膀上,爷爷取下猎鹰双脚的环套,对着猎鹰发出了口令,猎鹰听到响亮的口哨声,立刻起飞一个俯冲朝野兔扑去。

爷爷告诉庞咚咚,这是一只珍贵的“勃尔古特鹰”(能擒获到狐狸和黄羊),至少要花三年的功夫才能训服好,这只猎鹰训服好,至少能用两匹马才能换它。

一般猎人养的大多是“哈什赫鹰”(捕获到野鸡和野兔),这种鹰在草原上随处可见。

海米提告诉庞咚咚,猎人放鹰捕猎时一般要做到“三不”,不能喂饱猎鹰,不能揭开眼罩、不能解开脚绊。

猎人看到猎物后才取下眼罩和脚绊,这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古话的来历。

庞咚咚兴致勃勃地看着爷爷驯服猎鹰,她告诉爷爷,等孩子出生后,一定再来草原看爷爷驯服猎鹰……

“纳吾肉孜节”这天,东方刚泛起淡淡的鱼肚白,孕妇庞咚咚还在酣睡之中,就被丈夫海米提拽出了暖和的被窝,她穿上哈萨克的服装被丈夫打横抱起。

海米提是个疼老婆的汉子,看着睡醒惺忪的妻子,他舍不得让她多走路,把她抱到马匹上,夫妻俩骑着高头大马来到爷爷居住的毡房旁。

只见海米提的叔叔婶婶们以及年幼的孩子们早早起床,每个人都身穿着民族盛装站在羊圈旁的空地静静等候着。

昨天女人们都忙着打扫自家的毡房时,海米提和叔叔、堂兄弟这些男人们从果子沟山上拉来了一大堆的松木枝。

这堆松木枝早已点燃,成了一堆篝火,爷爷拿着一根冒着浓烟的松树枝站在篝火旁,让儿孙们排着队一个个上前接受古老的习俗洗礼,来驱邪并接受老人的祝福。

爷爷将冒烟的松树枝在每人的头上转一圈,嘴里念叨着祝福语,预祝他的儿孙们在新的一年平安快乐。

随即,爷爷带着几位叔叔将冒烟的松枝放在羊圈门口,铺成一长溜,在爷爷的吆喝下,叔叔们进了羊圈把羊只赶了出去。

只见羊群的羊只从冒烟的松枝上敏捷地跳过,爷爷嘴里祈求高声呼唤着,预祝新的一年,自家的牲畜膘肥体壮,迅速繁殖。

这是从小生活在新疆的庞咚咚,第一次在草原上过纳吾肉孜节,这个片段永远珍藏在她的记忆里。

过纳吾肉孜节,草原上的牧民除了弹唱冬不拉、摔跤、叼羊、姑娘追、才艺表现等娱乐活动外,喝“纳吾肉孜粥”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哈萨克族有个讲究,不喝粥就意味着没有过这个节日,所谓“纳吾肉孜粥“,就是家家户户用上一年剩余的粮食和食物,再配上7种佐料煮成的稠粥。

做这种粥时一般不宰杀牲畜,要用往年剩余的粮食和冬宰后贮藏了一个冬天的熏肉制作,并尽可能做的丰盛些,表示家里年年富足有余。

做粥的原料有大米、小麦、大麦、面粉、葡萄干、牛奶、熏肉等7种原料,举行完纳吾肉孜节祈祷仪式后,庞咚咚跟随海米提在爷爷的毡房吃早饭。

吃过早饭,庞咚咚走出毡房,发现果子沟草原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在家中“憋”了一个冬季的老人、小孩都出来享受阳光的沐浴。

虽然果子沟草原的气温还很低,草原阴面或凹陷处还有尚未融化干净的冰雪,但人们已经迫不及待地脱去厚厚的冬装,站在辽阔的草原上三五成群,晒太阳、谝大拉子、玩耍,开开心心地欢度纳吾肉孜节。

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本民族的节日盛装,见了面用本民族的礼节,拉着对方的双手,贴贴脸颊,互相问候和祝愿着。

庞咚咚加入到妇女们熬制那吾肉孜粥的队伍里,做这个纳吾肉孜节饭比较讲究,要将七种原料的混合之物加水煮成稠粥一样的纳吾肉孜饭。

哈萨克族在纳吾肉孜节熬制的这种粥一般叫毕岱阔杰,较浓的粥可当饭食用,稀的可作饮料解渴用。

以前的游牧生活时期,没有工具,就将小麦、大麦、塔尔米、小米等囫囵食用,先把小麦、大麦炒熟,再将塔尔米、小米先用水煮熟,然后炒干,臼捣去皮。

炒熟的小麦、大麦也是先在臼内捣碎,然后用水煮熟做粥食用,倒入锅里适当加水加盐,再添加适量油、肉及其他食料,用小火焖煮一个半小时,肉、小麦等煮烂,成为粥样即可,然后适当倒入奶疙瘩汁、酸奶或鲜奶,就可以食用。

庞咚咚听海米提的小婶婶说,还有一个制作那吾肉孜粥的方法,煮肉时将捣好的小麦等食材倒入锅内一起煮,在肉汤里煮成的这种粥更是别有风味。

毕岱阔杰除在家庭里当做午餐和晚餐食用外,还可以用于接待贵客的招待佳餐,这种肉汤里煮成的毕岱阔杰必须添加奶疙瘩汁或酸奶,哈萨克族把它称作布依拉阔杰。

关于纳吾肉孜节,草原上的哈萨克族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这个节日的来历和天空中的星座有着密切的联系,哈萨克族的祖先认为,白羊星是造福人类的主神,而双鱼星则是人畜的病源。

每到“春分”这一天,恰好是双鱼星降落、白羊星上升的时刻,人们选择这个时刻过节,是希望驱走病源,人畜两旺,迎来幸福和吉祥,所以纳吾肉孜也有“送旧迎新”的含义。

到了晌午,海米提爷爷家的毡房前摆放着一口大铁锅,铁锅下的松木枝已将锅里的粥煮的热气腾腾,空气中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中午,果子沟草原的牧民们在自己家的大锅前品尝那吾肉孜粥。

在稍稍平坦的草地上,能歌善舞的男女老少开始了冬不拉弹唱、载歌载舞,歌手弹唱着“纳吾肉孜歌”,预祝新的一年人畜兴旺、奶食充盈。

不远处广阔无边的高山草原上正表演着叼羊和“克孜若瓦尔”等活动,好不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