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嘲笑中国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没精神,就说老外有什骑士精神,就连小小岛国也有什么武士道精神。
这样想的人不在少数,甚至一些中国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信仰是什么?可悲!可叹!
英国是怎么发家的大家知道吧?美国是怎么建国大家也都知道。一群强盗罪民,成长起来就会开始耀武扬威。这是必然,小人得志便猖狂。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什么?
歪楼了,一晃三年时间过去。三年里,邓艽守孝每日不忘习文练武。
光和四年11年,鲜卑大王檀石槐去世,时年四十五岁,其子和连继位。
光和五年12正月,刘宏下诏,令公卿举奏刺史、郡守贪残害民者。太尉许馘、司空张济谀附宦官,收受贿赂。凡宦官子弟、宾客为官贪残者,皆置之不问,却举奏边远小郡为官清正,颇政绩者二十六人。百姓诣阙诉冤,司空陈耽、议郎曹操上疏,劾奏许馘等人所举皆出于党私,是“放鸱枭而囚鸾凤”,灵帝闻奏,责备许馘等人,并将所蒙冤被举者皆拜为议郎。
檀石槐死了,草原也分崩离析了。其子和连可没有檀石槐的威望,想继续统领鲜卑各部是很难的。
邓艽守孝期已满,除去孝服回到家中。蔡邕准备为邓艽加冠,邓艽已经二十一岁了。早到了及冠取字的时候了,邓艽无父无母,只能由蔡邕夫妻替代。冠礼一般在宗庙内举行,邓艽只能就在自己家。日期为二月,冠前十天内,受冠者要先卜筮吉日,十日内无吉日,则筮选下一旬的吉日。
然后将吉日告知亲友,邓艽没有亲人,朋友倒是有几个成家兄弟。凉州的几个名士都请来了,及冠礼前三日,又用筮法选择主持冠礼的大宾,选中阎忠为大宾。并选一位“赞冠”者协助冠礼仪式。行礼时,主人一般是受冠者之父此事只有蔡邕做了、大宾及受冠者都穿礼服。先加缁布冠,次授以皮弁,最后授以爵弁。每次加冠毕,皆由大宾对受冠者读祝辞。阎忠唱祝辞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
再加曰:“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
三加曰:“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老无疆,受天之庆。”
祝辞大意谓:在这美好吉祥的日子,给你加上成年人的服饰。请放弃你少年儿童的志超,造就成年人的情操。保持威仪,培养美德。祝你万寿无疆,大福大禄。然后,受礼者拜见其母。再由大宾为他取字,周代通常取字称为“伯某甫”伯、仲、叔、季,视排行而定。
邓艽之艽蔡邕说:秦艽,药名:龙胆草《诗·小雅·小明中有言:“我征徂西,至于艽野。”其艽为远也,取字:“子远吧”经后邓艽字子远,这样冠礼就完成了。邓艽头上的冠,为平常的布冠。
“冠”,《说文解字解为:“弁冕之总名也。”冠字有三从,从“冖”,即以布帛蒙覆;徐锴曰:“取其在首,故从元。古亦谓冠为元服”;从“寸”,而“寸”字有两意:《汉书·律历志云:“度量衡皆起于黄钟之律,一黍为分,十分为寸,十寸为一尺。又寸者,忖也,有法度可忖也。凡法度字皆从寸”。所以,《说文中说:“冠有法制,故从寸。”
邓艽行完冠礼,蔡琰也到了及笄年华了。蔡邕也为蔡琰取字昭姬,蔡琰,本字昭姬,晋朝避司马昭讳称文姬。
一切忙完,蔡邕又说起二人婚事。这早就定好的,只需三书六聘,三书包括聘书、礼书和迎书。六聘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
这些事都不邓艽操心,自王猛等帮忙办理。只有需要邓艽时,邓艽才会出面。当然洞房是不用帮忙的哈!
守孝三年的第二年,何进就向皇帝刘宏举荐邓艽说邓艽:“品德高尚为天下蒙师,有君子之风。”
刘宏听闻过邓艽的名声,如《三字文《千字文《弟子规都是邓艽所写。可见这三本书给邓艽带来多少名望,刘宏知道他还不止是这些。
刘宏好淫乐,蔡琰在家中将水调歌头谱上乐曲。经天然居传唱,早已传到刘宏耳中。这才将邓艽记住的,何进一举荐,刘宏就同意了。下诣征辟邓艽为郎,可邓艽又在孝期只能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