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97 章(2 / 2)带着空间快穿首页

这件事对于御史根本不算什么,他痛快的应承下来。

沈凌之所以想要请人教那些孤儿识字,是存了将来想在他们中挑几个伶俐的做徒弟的心思。

她这辈子是不打算成家的了,但是她现在的医术总要找几个人来继承。而且将来她的徒弟越多,对她名气的提升也越有帮助。

因此,沈凌对于那些安济堂的孤儿特别上心,不仅雇了几个三十来岁的妇人照顾他们的起居,还为他们请来了先生教他们读书认字。

这件事也让坊间对她的评价越来越好,现在来惠民药铺看病抓药的不光有那些达官贵族的家人,还有很多穷苦百姓。

沈凌特地吩咐过伙计,不要觉得药铺现在有了名气,就看不起那些普通的老百姓,在惠民药铺这里,对客人要一视同仁。

不过,沈凌觉得让达官贵族的家人和穷苦百姓挤在一起有些不大妥当,虽然药铺的伙计会因为她的嘱咐对客人一视同仁。但是那些达官贵族的家人一向骄横的很,他们可不会看在自己的面上,对那些百姓客气几分。

于是沈凌就将开惠民药铺的分号提前了几个月,药铺的客人越来越多,一个药铺已经满足不了病人们的需求了。

惠民药铺的分号开在老铺附近,两间铺子就隔个两道街。

比起老号,分号的装修更加奢华一些,还设有单间,专门接待有钱的病人。

沈凌等分号开张以后,便又推出了一种紫金丹,专门治疗小儿的高热等问题。

紫金丹的配方,是她从民间一个擅长儿科的大夫那里花重金买到的,治疗小儿高热有很好的效果。

其实类似这种药丸的配方,沈凌从民间搜集了很多。之前因为时机不成熟,她未敢轻易将这些药丸推广开来。如今铺子要名气有名气,又在太后皇帝那里挂了号,沈凌便放手大干起来。

不过苦于身边没有帮手,沈凌又信不过药铺的那些伙计,只能自己亲自配药,这样一忙活就不免要熬夜。

这也让沈凌生出了收徒的心思,有徒弟帮忙,自己便可轻松很多。

沈凌这里刚有了要收徒的心思,王陵生这天就带了一个少年过来找她。

那少年何玉清是王陵生一个同僚的儿子,那位同僚两年前离世,只留下孤儿寡母两个。原本少年是想走科举的路子,身上也有了秀才的功名,可惜寡母因为没日没夜的做针线伤了眼睛,不能再补贴家用,少年便改了主意,打算弃文从医,治好寡母的眼睛,同时承担起养家的重担。

王陵生听说了此事后,便将他介绍给了沈凌。

俗语说,秀才学医,笼里捉鸡。

沈凌先就肯了一半,但怕他天赋不高,便安排他在药柜上做事,准备看看再说。

半个月以后,沈凌考了考他,发现他已经将药柜的药材认会了一半,还能背诵好些汤头歌,可以想见他既好学又有天赋。

沈凌这才正儿八经将这个徒弟收了下来。

从此,沈凌白天无论是到达官贵人家问诊还是在药铺里坐馆,都让何玉清跟在身旁。晚上的时候,她便教何玉清理论知识。

因为何玉清是秀才出身,他对医书上讲解的理论知识理解起来非常快。但是同样的,他在动手实践上就要差一些。

沈凌教他的时候便有所保留,并未教他手针和推拿术。因为知道就是教了,他也不会学的太精,还不如不教。以后遇到合适的徒弟人选,再将这两个技艺传授出去。

不到两年,何玉清的医术便学的差不多了,可以在老号帮着看些小病小痛,也能帮沈凌配制一些丸药。

沈凌也得以抽出更多的时间给那些达官贵人看病,其中十几家已经是她的老客户,每次府里有人得病,几乎都要找她看病。

沈凌的名声在这几年,也越来越大,但是距离天下第一名医还有一段距离。

沈凌正在思考如何将自己的名声散播的更远,让更多人知道时,一个机会悄悄来临了。

沈凌来京城的第四年,距离京城较近的冀州遇到了百年难遇的大雨。大雨足足下了七天七夜,冲垮了无数村镇,淹死了无数百姓。等到大雨停歇,活下来的百姓们还未喘口气时,冀州好几个地方就爆发了瘟疫。

这下子,皇帝坐不住了。冀州距离京城这样近,一旦有灾民涌进城里,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不到几天的功夫,皇帝就从太医院抽调了数名太医,命令他们即刻启程,务必将灾区的瘟疫控制起来。

沈凌觉得这正是一个扬名立万的机会,而且自己也很想为灾区的百姓出一份力,便主动请缨,带着何玉清跟着几个太医去了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