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爱娟家庭情况很不错,父亲是某省铝制厂的副厂长,而她又是家里受宠的,因为有规定干部家庭必需有一个孩子下乡响应国家号召,胡爱娟两个哥哥都已经结婚有工作了,家里只剩下她一个适龄孩子,也只能她下乡了。
家里对她挺愧疚的,于是每个月都会给她寄补贴,她也是知青里头得到家里补贴最多的,手头很是宽裕。
徐宁记得前世,也是何敏跟这胡爱娟比较要好,她家里寄来的钱跟票很多都给何敏占了便宜,说是帮这胡爱娟做饭洗衣服什么的,然后从中抽取了辛苦费。
她倒是不怎么在意这胡爱娟的辛苦费,她更看重的是胡爱娟手中的票,她家里工人多,手中的票也不少,她想让胡爱娟帮忙换几张票。
徐宁家里也是孩子多,家里离得又远,根本就顾不上她,要不然她也不会选择这么早嫁给林国明了。
徐宁在帮胡爱娟洗衣服的当口,跟胡爱娟聊了好些,聊了这里的人事风俗,也聊了如今外面的物价,一个知心姐姐的形象就顺势而生。
胡爱娟突然从徐宁的话语中获取了一个信息:“你说八块钱就可以吃上一个月细粮?”
徐宁点头,“一个人吃的话,一月吃也不用二十斤,现在富强粉一斤五毛钱,你再掺一点其他的,比如红薯,比如玉米粉,一个月六七块也就够了。”
胡爱娟瞪大了眼睛,“我过来才五天,五块钱已经没了。”
徐宁也显得很吃惊,但反正反映过来,跟她道:“爱娟你小声些,你要是有空的话去我家坐坐,我帮你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胡爱娟跟着徐宁去了林家。
两人进了房间里说话。
这会儿胡爱娟也回过味来了,敢情这何敏给自己买东西的时候从中占了不少便宜,不由就气得不行,当即要跟何敏理论,但徐宁拉住了她,这样子闹起来终究不好看,本来就住在一起,要是把人得罪了,以后的日子注定不能安生了。何敏是老知青了,不管是人脉还是一些其他别的,都肯定比她强的,要是人家暗地里给她下绊子,吃亏的肯定是她。
胡秀娟是个受不了气的,恨恨道:“难道就这样便宜了她?”
徐宁:“当然不是,你只要不让她再帮你做吃的,她肯定很难受,毕竟失去了你这个财神,你再找一个人帮你做吃的,别人肯定会觉得何敏给你做饭的时候占了你便宜,这样子大家在背后的猜测比当面找她要钱还更难受,所以你不用跟她吵,她到时候自然就会自食其果了。”
胡爱娟听着满眼同意,“对对,你的法子太好了,就应该这样,那我找谁呢?”
徐宁跟她分析了下知青点的另外三个女知青,不是受占便宜的就是不爱干净,又或者是做饭手艺不行。
说得胡爱娟眉头紧皱,“那我到底让谁帮忙好呢?”
徐宁道:“要是你不嫌弃的话就来我家吧,我给你做,你就补贴一些柴火钱给我就行,平常的粮食是什么价就什么价,每顿我给你用本子记着,到时候你看着要是不对,尽管去外面说我。”
胡爱娟想了想也同意了。
于是胡爱娟就让徐宁帮忙做饭了,一天三顿都让她帮忙做。
黄桂花知道徐宁要帮那知青做饭,开始也挺满意的,觉得能从中占点便宜,但是看到徐宁竟然一点儿便宜也没有占。之后就不同意了,骂她事儿多,没得浪费了自己家的柴火。
徐宁跟她解释,说胡爱娟家里环境好,她父亲是在大城市厂里当厂长的,家里票多得很,要是跟她交好了,到时候让她换点票肯定可以的。
黄桂花听她这样说,这才没有意见,但还是让她看着点,就算占不到便宜,也不能让自己家倒贴。
最近天气越来越热,没想到干旱了几天突然下起雨来,大家都松了口气。终于不用再人工灌溉了。
下的雨很大,大伙也就不用上工,窝在家里,男的修补家具,编织点竹具什么的,女的就是缝缝补补,做做衣服做做鞋这些。
等雨小一点时候,林徽秀就抓了把瓜子去小姐妹家串门,主要是过去探听消息,旁边的奋进大队听说在斗破鞋。
中午在林家那边吃饭,听黄桂花提了这一话题,可把她吓到了。
尽管脑子里有这个年代的记忆,但很多事情自己没有经历过都没有那个真实感,有时候她会觉得,自己多囤一点钱一点粮食,就可以蹲在自己小家里,熬到七年后的高考……
想想哪里可能啊?她要是不去上工就没有工分,没有粮食跟钱。现在不能做生意,一做就是投机打把,被举报得拉去蹲大牢,出去找工作还要城镇户口并要有推荐,而且很多工作都是一代传一代,很难能空漏出来,除非你是什么顶级人才……
沈小燕家里孩子特别多,热哄哄的,她拿那一兜子瓜子不到两分钟就分没了。这年代的零食真是少得可怜,除了山上的野果,也就地瓜干了,瓜子也是极少见的。
沈小燕跟母亲正给小的两个弟弟改衣服,一年也就那么一点布票,做得了大人的就不做不了小孩的,但做小孩子的又不能全部孩子都能穿得上,主张的都是给大的做的,大的穿不合适了再给小的,小的再给小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