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感一下就有了。
好像余沉沉现在就坐在我对面,一如当时一样,周围的嘈杂声被自动的屏蔽掉,即便在一开始,我还分得清什么是现实,什么是以前的记忆,到后来那碗米粉端上来的时候,彻底回到了那当时。
“她的眼睛真好看,她看起来瘦了好多……”我嘴巴絮絮叨叨,小廖觉得莫名其妙,于是转头看看四周,却没有见到人,只看到我两眼无神,张开手来在我面前晃悠,以确定我是走神已久。
“她那天穿着白色的衣服,她的小箱子应该还是放在桌子旁边,我记得的,今天是18号,过了四天,就是她父亲的忌日。”
……
据后来小廖给我说,我那个样子,跟村里的傻子一样一样,入了魔了都,他一把捏住我胳膊,狠劲儿掐。
我啊的一声喊出来,成功引起其他人的注意力。
“想啥呢,该吃了,一会儿就该凉了!”看到他已经下去半碗,我方才拿起筷子来。
他拿筷子指着我,“我告诉你个事儿,我觉得余沉沉应该快要回来了,下学期,你应该就能见到她。”
正往嘴里扒米粉的我,停下来。
“你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心里感到惊喜,又很疑惑。
“因为道士赢了!”小廖看着我说道,然后他又继续说,“道和佛本就不相容,表面上它们是和谐的,是统一的,但从本质上来讲,它们有着不可调和的冲突,道讲出世,佛讲避世。”
“然后呢?”对于他讲的,我很纠结,因为没有完全明白过来。
“你们都只看到余沉沉被雷劈,全然没有注意到东西两边山头上的景象。”他这话说完我就愣住了,听他这么一说,似乎确有其事,隐约看到东西方山头上时有浮光掠过,当然只是余光而已。
“你看到什么了?”我看着小廖,绕过他,看向远处的山上。
“和尚跟道士在打架,道士手里的拂尘变得愈发硕大,和尚的禅杖足足有几丈长,在两山之间往对方身上下死手。”
我皱着眉头。
我曾经看到和尚和道士打架,当时却以为就我能看到,别人是看不见的,光天化日下,此番景象是不能想象的。
“你说,到最后,道士赢了?”
小廖点点头。
“可是,那又代表着什么呢,也不能说明什么啊!”
小廖叹叹气,很是不屑的表情,将筷子的碗里划了好几个圈,以此表示他的无奈。
“你咋就不明白,佛家代表着什么,昂?”他甚至伸出手来引导我。“佛家向来代表理想主义,好求个圆满,跟它相反,道家更懂得敬天爱人,更加贴合现实,是真真切切的现实主义。”
“你竟有如此修为?可不敢唬我啊。”
“切!骗你干啥,小说上都那么写!只不过让我没料到的是现实中竟会真的发生罢了!”
“和尚去哪儿了?道士又怎么样了?”
那和尚被道士给掀翻了,掉进了梅镇的河里,那道士,自然悠闲自得,往西去了。
“照你这么说,余沉沉会放弃掉理想主义?转投现实主义?”
“额!你咋就不开窍,不是放弃,是本真就是如此,返璞归真才是正道,你咋就这么呆呢?”
我始终将信将疑,小廖说得不过是片面之词,不能全信,倒是我宁愿去相信他说的是真的,因为只有这样,理想主义屈服在现实主义之下,人就变得成熟,就不会那么唐突的过活,也就稳重很多。
我们结伴回家,夜幕已经沉下来,屋子里的灯光显得愈发的亮,我听到林子里面的蛐蛐声儿,稻田里的蛙声此起彼伏。
走到屋里面,母亲端着碗正吃饭,我爹瘫坐在角落里头喘着酒气,母亲见我回来,立马站起来,笑着接我。
“回来啦!吃饭没有啊。”我坐下,告诉她我已吃过了。
“这两天,你去哪儿了嘛?”她不经意的问道。
“去哪个大垭村了,说是那儿设坛作法,去看了看。”
“哦哦,听说那个坐坛的是个尼姑,还是个学生。”
我点点头。
“人都说可灵光了呢,许什么愿望都可以实现,比去庙里拜佛还神。”
“大概吧,具体的也不大清楚。”我平静的说道。
母亲停下来,“不行就把你爸带过去,你许个让他戒酒的愿望,看看灵不灵,他啊,把酒戒掉了,该多好嘞。”我看到她眼神中的期待,尽管她尽量表现的不那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