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最后一战
1王濬立了首功
长江由西向东,吴国的军镇夹江而设。北岸依次是建平、丹阳、西陵、江陵四镇。南岸是荆门、夷道、乐乡、公安、夏口和武昌六镇。
王璿已经连下北岸丹阳、西凌两座重镇。建平虽还未攻克,孤立的吾彦负隅顽抗,拿下也只是时间问题。江陵有杜预主攻,因此王璿就转向扫荡南岸。
吴军此时共计有20多万人,但其中相当一部分被孙皓分配为诸侯王的卫军,22个王每人3000兵,就占了6万多。他自己的御林军更有1万多人,而且装备精良,战斗力强,被他用来耀武扬威,恐吓朝官与百姓。
其余的十多万部队分散在各个军事据点,这样一来,局部优势全无,正好被晋军各个击破。
二月初五,王璿与唐彬分头攻打荆门和夷道。因为此两镇紧紧相连,为不让其互相支援,所以同时攻击。晋军士气正旺,不用将领督促,兵士们便勇往直前。
有个战士从云梯上摔落下来,一跃而起,继续攀登一个士兵负了伤,血流满面,犹自吼叫着冲锋一个卒长样的大汉,头一个爬上城墙,一支箭飞来,插在他肩上,他身子晃了晃,猛地从城碟空隙跃进去,在地上侧身翻滚着爬起,与围上来的吴兵格斗起来……更多的晋军爬了上去,打铁般的兵刃撞击声,凄厉的痛呼声,接连不断的响起……
王璿在楼船上睁大眼睛看着这一切,心里十分感动。一个将领再优秀,再有能力,没有部下的全力效命,没有底层的兵士奋勇献身,要想建功立业是绝不可能的!
荆门湖北枝城西北被攻下了。
王璿进入城池,见到满地的尸首和斑斑的血迹,心里很是感慨:胜利之果是白骨与鲜血堆砌出来的!
忽然,他的目光定住了,一个惨烈的场景,出现在面前:一个晋军的环首刀,劈进对面一个吳将的颈项,而吴将的剑也刺进了晋军的肚腹,两人都已死去,却被刀剑支撑着,僵立不倒!
王璿近前一看,那个晋军的左肩上还赫然插着一枝羽箭,他就是那个首先登城的勇士。
王璿的心深深震撼了!
他伸手去拉刀,却纹丝不动,刀锋已深深嵌入骨头里。又拉剑,也已被冷却的鲜血凝固住了。几个士兵想把两个死敌分开,推搡了几下,雕塑般的两人轰然倒下,依然是一个整体。
“就把他们同时埋葬吧……即使是敌人,是个勇士也值得尊重。”
王璿俯身用力拔去晋兵肩上的箭,又轻抚他的眼皮,终于,那大张的怒目闭上了。
“有谁知道他的姓名?”王璿转头问身边围观的将士。
“他叫李璿生,是俺的卒长……”一个青年士兵抹着眼泪回答。
“璿生?”王璿若有所思的问。
“是的,俺们是同乡。将军您忘了没有:当年你任巴郡太守时候,百姓苦于战争与徭役,认为男人命苦,生了男婴都不愿养育,或将就养着,或送人,或干脆将他弄死。您下令减徭税,制定奖励制度,生育者都可免除徭役,这样一来,被保全成活的男婴就有数千人。
“我们都是其中之一啊!这次都到了服兵役的年龄,父母高高兴兴把我们送来参军,嘱咐说王府君给了你生命,一定要勤勉效力,不可贪生怕死。”
青年士兵指着地上的死者:
“他父母原来为他取名悟生,实际上误生的意思,他自己改名为璿生,为的是感谢将军您的活命之恩啊!……”
王璿热泪盈眶,亲自主持将李璿生和其他牺牲将士埋葬了。
又要把那个叫李勇的青年士兵调为自己的亲兵。
李勇却拒绝了:
“谢谢将军的好意,小子要在前线杀敌立功,为父母脸上添光彩,也为报答将军您的恩德。打完这一仗,灭了吴国,恐怕我就没有机会了。”
“老夫何幸?得到你们这些优秀的战士!……”王璿脱下头盔,低下白发苍苍的脑袋,向身边的将士们深深的鞠了一躬。
众人忙不迭的还礼。
唐彬遣人来报,夷道湖北枝城督将陆晏顽强抵抗,急切难下。
王璿立即麾兵而去,加入围攻。
陆晏是陆抗的长子,继承了父亲江陵侯的爵位,官裨将军,职夷道监。
由于陆抗的原部队被五个儿子平分,到每人手里只有数千而已。望着晋军蜂拥而来,陆晏身边的将士都变了脸色。
陆晏神色凝重的观察了一会,命令部下准备战斗。
“敌兵虽多,不可能全部登陆投入战斗。毕竟是功难守易。各人立即进入指定战位,死守自己这一段。”
他的口气变得冷峻:
“也许是最后的时刻来到了。诸位,莫忘了我等都是吴国子民,切不可屈服于敌人的淫威下。敢有作战不力、畏蒽投敌者,身边的人都可以将他处死!”
将士们鼓起勇气,死守城垒,一次次的打退晋军的进攻。
此地礁石林立,城池建在高处,地势对吳军有利。主城周围还有许多散垒,大大小小,母垒连着子垒,相互形成箭石火力网。晋军一时伤亡不少,而无法攻占。
唐彬急了,派出更多的士兵攻击,还是没有成效。
陆晏望着远处江岸高大的船桅,在夕阳中闪着金光,心里冒出一个念头:如果能坚持到天黑,派一支奇兵去偷袭,放火焚烧敌船,也许会出现奇迹……
忽然,视线中的桅杆越来越多,越来越密,在西边晚霞的衬托下,遮蔽了附近的山……
“哎呀,敌军增兵了!”陆晏心一沉。
王璿一到,指挥兵士集中船载的抛石机猛轰散布在礁石阵中的敌垒。
无数大石头从天而降,噼里啪啦击打着垒墙,或落在垒中,直接将吴兵砸成肉饼……吴军很快受不住了,死伤惨重。晋军冲上来又是一阵箭雨,然后分兵围攻,很快散垒消灭了。
陆晏毫无办法,眼看着主城成了孤城。江陵等地估计也自身难保,一切援助都断绝了,除了死拼别无他法,最后结果就是杀身成仁。
“祖父大人,父亲大人,孩儿今日将殒命于此,无论如何,头可断,血可流,孩儿绝不会做出有辱陆氏声名的事来!”
四座城门全被晋军包围。王濬令兵士高喊:
“降者不杀,优待俘虏!吴军兄弟们,莫做傻事,一旦城破,玉石俱焚,你们的家人还在等着你们回家哪!……”
陆晏挥舞佩剑愤怒的高呼: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我们绝不背叛国家!…”
城下一个大嗓门晋将高喊:
“孙皓暴虐无道,你们为他卖命太不值得!有多少忠臣良将死在他刀下,你们难道不知道吗?……”
一阵语言攻势发生了奇效,好几处的吳军一哄而散,逃下了城楼。
晋军趁势进攻,拼死抵抗者寥寥无几。陆晏奔来跑去,赶了这头,不见了那头。一时火起,一剑刺死一个避战的小校。这下更不好了,吴军都躲瘟神似的远离他。
在一部分晋军冲上城头的前一刻,城门从里面打开了,一些不甘心殉死的吴兵,举着白布迎候晋军。
城头上无数的兵刃指着陆晏:
“投降免死!”
唐彬大踏步走上来。
他很佩服王璿的当机立断、战抚并施的手段。一到前沿就改变了本人指挥下僵持的战况。自己总算在最后时刻督率部下,攻下了主城,减轻了一点惭愧。
陆晏冷冷的扫了唐彬一眼,突然将手中的剑向他掷去!亮晶晶的佩剑打着旋转向唐彬飞去,唐彬来不及躲闪,惊骇的呆住了。
千钧一发之际,一块盾牌侧面飞来砰地撞歪了宝剑,剑盾一起跌落地下。
与此同时,陆晏往前一扑,整个身子撞在几根矛尖上,鲜血四溅,痉挛着倒了下去。
王璿命令好生安葬陆晏。
“陆逊、陆抗都是智慧与仁慈兼备的名将,我深为钦佩,不能让他们的子孙死无葬身之处。待将来天下安定,如果我还活着,再将陆晏归其祖坟吧。”
王璿下令优待降兵,愿从军者留下,不愿者任其自由。
打扫战场毕,王璿大军在夷道留宿了一夜。
翌日一早,一声令下,全年又向东进发。“早日与杜大将军会师江陵,胜利就早一天来到……”
船行途中,见到北岸有一支晋军相向而来。王璿命缓行,派一偏将下船去联系。
一会,偏将带着两员将领上船,来将向王璿行礼:
“下官是镇南大将军属下参军樊显、尹林,奉命率军配合王将军的行动,沿江西进,扫荡吴军零星部队,接应王将军的水师。本以为到月底才能与您会合,未料王将军进军神速,今日只不过二月初七,您已经连克重镇打到这里,佩服佩服!”
王璿谦虚了几句,问道:
“前面乐乡的吴军守备如何?”
樊显答道:
“乐乡吴军实力不弱。督将孙歆是吴室宗亲,其曾祖孙养是孙坚同胞兄,其父孙邻是孙权堂侄,孙歆本人现官居骠骑将军,颇具孙策好勇斗狠的遗风。
“在乐乡与江陵之间,还驻扎着吴军水军都督陆景率领的大部分水师,从水上增援很方便。所以打乐乡估计要费一番手脚。”
王璿点点头,
“虽然如此,但吴军连丧数城,已经胆寒,且兵力薄弱,远非我匹。我不惧其勇,就怕他固守城池,与水师互为犄角。就急切难下了。”
当即拟定唐彬率一部分舰船东进,阻截陆景水师,自率主力攻打乐乡。
却说7日夜间,乐乡城今湖北松滋东北外巴山上突然亮起大片火把,许多晋军旗帜在火光映照下随风忽闪。
守将孙歆见部下人心惶惶,也十分吃惊:“晋军难道大举渡江了?……”
他连夜督促将士分批上岗,加强警惕,防备敌军偷袭。忙碌了大半夜,他又给江陵督伍延发了一封急信:
“北来诸将进军迅速,迭下诸城,真乃飞渡长江啊!伍将军务必小心了……”
天将五更,他身心疲惫的朦胧睡去。辰时时分,部将紧张的将他推醒,
“都督,不好了!王璿的部队已经登岸,离洛乡只有30余里,已经有不少士兵逃跑了……”
孙歆揉揉眼,一激愣,跳起身来,
“兵来将挡,水来土淹,老子去会他一会!”
几个将领连忙上前劝阻:
“将军身系一城安危,岂可轻出?晋军势大,还是坚守为要。速速知会陆景将军吧。”
“……也是,敌情不明,先看看再说。”
孙歆道:
“不过也不能听之任之。趁其陆上部队初到,先去攻击一下,探探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