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
为救至亲当阉人,英魂应天纸星。
调研群坊无觅处,得来全凭奇智心。
发明大圣蔡伦调研纸业,微服造访。蔡常侍并未惊动长安府,却是早已走漏风声,不明原由。
蔡伦深知西京长安有不少名匠技师,宫中的透光镜和卧褥香炉,皆是长安老匠工的超凡技艺。西京还是铜镜的一大产地,销售四方,多用麻絮纸衬垫包装。
蔡伦对春秋战国时期的茧絮纸和西汉麻絮纸进行对比研究。随着东汉时期才有的钢器产生,蔡伦又主管朝廷器械打造,对千锤百炼钢器利刃精通,这才解决了“切断”工序必须具备峰利钢刃的老大难。
蔡常侍曾在御纸坊对魏晋时期的侧理纸、藤角纸等进行挖掘专研,对其产生的渊源精心推敲。蔡伦深知茧絮纸起源于春秋时期,就是当朝所说的缣帛。
蔡伦造纸,起初,作坊中切料刀常因是生铁而崩刃,是熟铁又卷刃或夹缝。自从蔡伦亲临指导,有时亲自手,才打造出百炼成钢的切刀,再也不发生崩刃或卷刃等不耐用事。
西汉纸还处在简牍帛书时期,麻纸流行,悬泉纸不多,光洁度极差,这使蔡伦十分不满意。沉重的竹简使蔡伦自进宫就受尽苦累,他思想的是天下大世界在受折磨,千千万万的人不方便。正是蔡伦所言:“竹简是竹子做成,而我的意志是千炼万磨的纯钢。”
造纸大圣蔡伦认为:不可躺在竹简、木简睡大觉,应追求天纸如海的美景。正是:智者逆水探索,愚者顺水触礁。蔡伦下到民间,探索新的造纸途境,暗自思忖:“我是人,不是神。从天宫一般的皇城下来,方知凡间苦中乐。”
英明蔡伦主张:力量藏于民间,众人拾柴火焰高。造化,不需要理由;不造化,总是常有理。蔡伦常言:“先愚后智,智从愚中来。”又言道:“终日虚度,无异于死亡。”
蔡伦在关中取经,摸索造纸术,随身携带《日省记》薄本写道:“不到民间,不知天外有天。失算,是自人太愚,岂能怨恨下;事成,多是苦谋而就,岂能指靠圣人。”
翌日,蔡伦又在《日省记》中写道:“奋力当久长,失败不投降。败,经不起光阴的磨验,它会被光阴征服,由败转胜。走不通,行不顺,就去求人,无异于把生命交给别人。”
隔日,蔡伦还在《日省记》中写道:“人生为甚么而活着?敬仲我也想得到这个答案。只是要做一个真的我,抛弃那假的我。”蔡伦仰天长叹,自问道:“那假的我,岂求甚么?普天下,谁是大英雄?越万年,大英雄是谁?”
造纸大圣蔡伦看到茧絮纸不能作为书写材料而广泛应用,十分着急。那茧絮纸不如简牍广泛,且赶不帛书,又太罕贵。蔡伦决心造出光洁度极好,物美价廉的优质纸张来,供天下人世世代代广泛应用。
张伍艺为京城御纸坊有名的大师傅。看张匠师,生得怎样,但见:
皱纹依稀成堆,铁骨铮铮硬朗。
眼闪异光,仿佛穿透世尘。
浓眉聪慧,好象暗藏玄技。
虽说不高六尺九,也似巨人九尺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