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十页,全篇都是英文。好在张院长解放前也有留美经验,看起来并不吃力。只是陈许他论述经济增长理论历史的时候,难免会提到一些张院长根本没有看过的论文,这时候就有些吃力了。
不过关键的主旨部分还能看懂,就是拿技术进步做文章,建立起一个通用模型。
“这稿子投出去了?”
“对,投给了美国的《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野心不小啊,这么有信心吗?”其实张怀英院长并不能准确评估这篇论文的分量。
说到底这篇论文分量如何,还得看引用量。
“最多还有两个月就有结果了,行就行不行就不行,谈不上信心不信心的。”陈许说。
“陈老知道这件事吗?”张院长问道。
“这我也没来得及说,等有回复了再说吧。”
张院长又问了问论文写作过程中对于一些问题,陈许又强调了一下论文的核心思想:“经济能够不依赖外力推动实现持续增长,内生的技术进步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因素。”
张怀英点了点头:“科技却是很重要。遥望蒸汽革命和电气革命,都是技术在驱使着人类社会的变革。对了,最近那本《第三次浪潮你看了吗?”
“没有。”
“可以看一看。”张怀英转念一想,“我看你也闲得很。十一月初投稿到现在是不是什么都没做?”
“啊。”被发现了的陈许有些难为情。
“院里面准备发行自己的经济学期刊,你没事写两篇。”张怀英继续说,“别太懒了,经世致用,正事要紧。”
陈许连连点头,张怀英又说了一通:“武侠小说不是不好,但是你明明有更重要的才能……”
“嗯。能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
张怀英突然笑了一声,手指着陈许:“哈,大道理你都懂,说的还比别人都好听。”
大道理我都懂,可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陈许放下心中吐槽,说:“一定谨遵张院长教导,那个经济学期刊的稿子不一定需要论文吧。”
“你随便先写写吧,但是一定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得嘞。”
张怀英又小心交代一通,才算放人。
杂志社那边有文劼和任双两人,倒也不用过问。之后几天,陈许便和吴材一起,经常泡在学校图书馆。数学和经济学专业课都不需要准备,但是思修还是要考前磨磨枪的。
更重要的是张院长交代下来的两篇文章,陈许在外面飘了两个多月,期中考试都没有参加,也有一些心虚,这次一定要好好表现表现。
于是,陈老爷含泪被迫营业,又要发善心了……
从来到这个世界以来,自始至终,陈许一直想走的路就不是单纯的学术道路,他只是将学术作为一个扩大自己影响力的功放器,来为自己未来的一些小心思做准备。当然,如果途中能偶尔塞塞私货那就更好了。
基于这样的立场,涉及到文抄,那么情况又会有一些变化了。按照学霸路线,应该继续刷论文,刷刷刷,刷新论文,刷到别人服,然后拿诺贝尔,走上人生巅峰。
陈许就不想按套路出牌,幸好张怀英对他的限制也小,他可以尽情的释放脑洞。这一次他的下刀目标就是阿瑟·刘易斯在1954年的著名论文《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相比于那些有更高知名度的期权定价模型,这篇已经显得陈旧的论文对中国的指导意义更大。
细心地读者是不是觉得很眼熟?不错,陈老爷拿这篇论文在各大投行面前狠狠装了一波。
刘易斯大爷目前的理论在大陆还未普及,大家还在畅想着《第三次浪潮里面提的“后工业时代”的到来。
陈许现在要做的就是把目前尚未在大陆流传开来的刘易斯大爷的观点好好介绍一下。
阿瑟·刘易斯于当时第一次质疑经济学中占主流地位的新古典理论,对于分析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适用性。由此摒弃了新古典经济学劳动力不是无限供给的假设,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区分为“传统经济部门”和“现代经济部门”。
对于目前的中国来说,所谓的“传统经济部门”和“现代经济部门”就是“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
二元经济理论中,农业部门劳动力无限供给。所以工业部门在增长和扩大的过程中,可以用不变的工资水平不受限制地获得所需要的的劳动力供给。因此,在这样一个增长模型下,制约经济增长的唯一因素是资本的积累,这也是中国目前甚至到2012年前后都不断利用外汇政策来获取资金的深层原因。
至于2012年之后吗?刘易斯拐点到了,人不够用了,这个时候就必须产业转型了。嗯,这个五百章之后再说。
言归正传,中国以前对农业补贴工业有一个专属名词,叫“工农业剪刀差”,只是没有这么理论化和系统化,也没有论及资本的作用。
至于阿瑟·刘易斯的观点能否动摇目前占主流的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陈许不做他想,听天由命吧!
而且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并不一定就是错的。
“不要陷入‘唯结果论’!”陈许暗暗提醒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