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六章 旅途(三)(1 / 2)重生之古玩达人首页

“铭曰:“辈几精良,墨林家藏。两缘遗印,为圈为方。何年流转,萧氏逻塘。火烙扶寸,牙缺右旁。断面切葱,最痕数行。乾隆乙卯,载来新篁。葛微作缘,归余书堂。拂之拭之,作作生芒。屑丹和漆,补治中央。如珊网铁,异采成章。回思天籁,劫灰浩花。中何木之寿,岿然灵光。定有神物,呵禁不祥。宜据斯案,克绰永康。爱铭其足,廷济氏张。书以付契,其兄燕昌。”

这整个就是一个小作文似的,并且,这个铭文拓片收人《清仪阁所藏古器物文。

另一件案例也差不多,宋牧仲紫檀大画案,光绪末为清宗室溥侗购得,他在案牙上刻题识如下:

“昔张叔未有项墨林裴几,周公瑕紫植坐具,制铭赋诗契其上,备载《清仪阁集中。”

你以为这就完了?不不不,这也是一篇小作文。

“此画案得之商丘宋氏,盖西陂旧物也。曩哲留遗,精雅完好,与墨林裴几,公瑕坐具,并堪珍重。摩挲拂拭,私幸于吾有夙缘。因题数语,以志景仰。丁未秋日西园嫩侗识。”

天啊,马自豪以为最多落款说明,是哪年,在哪里,花多少钱买的,就已经够夸张了,没想到居然还有人写小作文。

这,简直是和乾隆摧残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有的一拼了。

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全文一共不过4句、2个字,然而到了乾隆手中,他竟然先后题词70余次,字数更是多达上万,原来的空间不够他发挥的,于是他又接了一部分纸接着发挥。于是原本长23厘米、宽14.厘米的《快雪时晴帖,愣是被乾隆增宽到了5.5米。而更可怕的是,这幅《快雪时晴帖上,布满了乾隆大大小小的各种印章。

说起明清的古家具,胡建老爷子不由给发出几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