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家面试单位离得很近,走路就到。它隐藏在一栋老旧居民楼里。老小区只有门牌号,没有楼牌号。美良只能走进楼与楼之间,逐个门牌寻找。
在一栋楼间,有一丛花架。老奶奶坐在小板凳上,笑着对美良指一指花朵,说了一句听不懂的话。
不用听懂也没关系,美良咯咯一笑,附和地点头。
这个公司的规模比之前的电话团伙要小,甚至不能称为公司。狭小的办公室里只有自称主管的人负责面试,至于其他人,“出去跑业务了”。
考虑到这样的公司,最后连老板都会跑路,美良还是不冒风险了。
第三场面试在下午。美良来到公司附近。此时正是午休时间,大批白领从写字楼涌出,分散到各个餐馆,小吃店。美良混在其中,只感到自己的节奏、状态都与他们格格不入,但没有人注意到,大家都匆匆忙忙。
这家是大公司。橘黄色装潢,看得美良眼珠子生疼。面试最终以要求美良写一篇稿子作为结束。
美良回家抱着电脑,琢磨了一阵。把面试的过程复盘,发现写一篇稿子的要求似乎是一种婉拒。
这个念头正好支持她不必写。
美良做事属于无利不起早。非常注重结果。那些心灵鸡汤里说的“过程是美好的风景”对她来说是耳旁风。因为性格里的泾渭分明,她总是把娱乐和工作分得清清楚楚,“在工作和学习中获得乐趣”这样的话,在她看来是在骗人。
她不是勤奋的人。她把更多时间用来观察和想,不愿废多余的力气,属于投机分子。
而另一方面,美良能果断舍弃这个机会是因为,她还有6个面试。
比起立即找到一个心仪的工作并顺利入职,她更想看看社会上有着什么五花八门的事情,什么有趣的职业。
美良花了3天,面试了10个工作。问题大同小异,自我介绍说了一遍又一遍,虽不如面试官阅人无数,但也算脱离了新手村,积累了一点经验。
她发现记者这个职业包含的工作内容五花八门。换句话说,什么五花八门的工作都能套上一个记者的名头。不同公司对“记者”的定义和要求大不相同,想通过面试官的介绍去了解工作,结果大概率是稀里糊涂。
后来她自己稀里糊涂成了面试官,就知道面试官确实稀里糊涂。
目标工作和美良想的不一样,她要好好想想。
想着想着,她想去上海走走。
上海是她心中的耶路撒冷,她的憧憬和美丽回忆就在上海。杭州离上海这么近,近在咫尺的距离诱惑着她。
对上海的记忆,都跟昱磊有关。
那时美良跟着他,在炎热的7月来到上海。一行人在夜晚的黄浦江边,或欢笑,或沉默。
昱磊喝掉最后一口饮料,将空瓶握在手上对美良说,许个愿吧。
这个许愿瓶可真实在。
美良许了愿,昱磊也许了愿。
“你许的什么愿?”昱磊问。
19岁的美良甜甜一笑,没有回答。但她的笑却故意给人假象,似乎在说,“我许愿和你在一起。”
昱磊看着她,也笑笑不说话。
从这样的气氛看来,两个人好像都许了与对方有关的愿望。但美良没有,美良猜昱磊也没有。
美良的愿望是:大上海啊!希望有朝一日,我能拥有走近你的能力,而不需要依附于任何人的带领。
愿望有点长,但好在这个许愿瓶够大。昱磊结实的胳膊一用力,将许愿瓶远远抛向黄浦江中,在空中划出一道高挑的弧线。伴随着哥们的玩笑声“昱磊乱扔垃圾”,昱磊仍保持着抛物之后的姿势,高举着肌肉线条清晰的手臂,在风里招摇。
美良也学他的样子举起胳膊。在风中,昱磊找到了美良的手,在高处短暂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