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议大夫王珪真不愧是一块儿老姜,先是夸秦风作的诗很好,然后再提出疑问,典型的给一个甜枣,再打一棒子,欲抑先扬。
之前大家都沉浸在诗中表达的情感,没有去想,如今听王珪这么一说,确实是这么个理。
一个涉世未深、乳臭未干的毛头小伙子,没有戍过边,没有打过仗,就能写出这样的诗作,他们是决计不会相信的。
一旦产生怀疑,他们便纷纷开始交头接耳,议论起来。
“我还以为蓝田伯不仅是个能工巧匠,诗文造诣也极高,原来是作弊。”
“我早就看出来这首诗不对劲了,本来要说,没想到谏议大夫眼光毒辣,先说出来了。”
“这蓝田伯看着模样清秀,没想到却是抄袭的卑鄙小人。”
“……”
各种质疑声不绝于耳,那些武官将军纷纷帮秦风说话,但本身嘴皮子就不够溜的他们,如何比得那些文官。
秦风看向王珪,问道:“哦,这位大人既然怀疑这不是我所作,那么请问我抄的谁得?”
王珪有些木然,说道…“这……老夫如何知道你所抄何人?”
秦风又问道:“哦?空口无凭,既然这位大人没有证据,凭什么说我抄袭?”
王珪被问的有些疲烦,有些恼怒道:“哼,老夫从未说你抄袭,只是怀疑你罢了。”
秦风不怒反笑道:“哦?那我是不是也可以怀疑这位大人勾结突厥人,里应外合,意图染指我大唐江山?”
王珪听到这话,吓得差点一屁,股坐到地,药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渭水之盟才过去几个月,李二陛下时常为此发愁,他们这些大臣是知道的。
勾结突厥这可是株连九族的大罪,更何况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古往今来,有多少人便是因为这样捕风捉影的说法而牵连。
王珪顾不得和秦风辩论反驳,首先要做的是向李二陛下解释。
“噗通!”
即便是感染过风寒,身子还比较虚弱,王珪也毫不犹豫的跪了下去。
“陛下,老臣一片拳拳赤子之心,为大唐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从未有过二心,求陛下明鉴。”
李二本来也有有些发怒,但看着王珪年事已高,平日里也为大唐做了不少贡献,也算他身边的近臣,便不再追究。
李二平复了一下情绪,说道:“好了,平身吧,朕知道你对朕忠心耿耿。”
王珪这才在左右两边的大臣的搀扶下站了起来,身的衣服早已湿透。
李二命高士昌将秦风刚才所作的诗呈去。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尽管多次见识过秦风的真迹,但每次看到还是会很震撼。
这首诗情真意切,比起那些辞藻华丽、却是抒发着无关痛痒的要好了不知多少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