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44.自谋生路(1 / 1)医院六十年见闻首页

那时,有大量的返城知识青年、破产失业的工人、超龄生、农村涌进城市的寻找工作的人员等等,也都需要一个饭碗,寻一条生路。  面对着千千万万的待业人员,国家鼓励他们搞个体经营,靠自己的劳动,谋取生路,靠自己的智慧,走上致富路。  一时间摆地摊、烟摊的,挑担、拉车贩卖的,开饭馆、杂货店、糖果店、水果店、成衣店的,当棒棒的(脚力),修鞋、理发、修脚、做家俱、修钟表的,算命测字、看风水的,办红白喜事的,卖墓地的,只要有找得到钱的事,都有人争先恐后去干。  医院里一些职工的子女、一些提前退休让子女顶班的职工,也都加入了汪洋大海的个体经济。干了三五个月后,勤劳的说,找的钱远比退休金多,大有奔头;懒虫或无能的说,累死个人,这不是人干的活,稀饭钱都赚不到。  市场遍地开花,热闹起来了,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人来人往,你挑我选。除了部分进口和紧俏的商品仍要票证外,只要手中有钱,不要任何票证,什么都能买到,而且可以讨价还价。  卖商品的,把买商品的当上帝,要从上帝手中找衣食,自然谦恭有礼;买商品的,再不受过去国营商店售货员,那种爱理不理,无比傲慢的气了。商品经济优于计划经济,已一目了然。  但人们对商品经济的认识,从自己是否能从中获利,而有天差地别的认识,有人称赞它促进了生产,繁荣了市场,解决了众多人的饭碗问题;也有人反对它,说这是资本主义在复辟。  特别是一些曾经习惯端铁饭碗的,破产工厂的,不得不放下领导阶级架子的,去摆地摊,挣小钱的工人老大哥们,更是骂骂咧咧地说:“什么改革开放!完全是红色江山在变样”,“让农二哥大量涌进城,夺工人老大哥的饭碗,逼得老大哥大逃荒”。  一些国营商店的职工,特别是粮店、菜店、肉店,再也没有人来开后门买好米、好菜、好肉了,商店冷冷清清,相继倒闭,也都成了下岗职工。  他们说:“一九五四年,□□化了大气力,搞一化三改,好不容易消灭了,汪洋大海的个体经济,让中国跑步进入了社会主义,现在个体经济像洪水泛滥,这不是公开反对□□吗?”。  “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  更多的人,眼见生活迅速改善,越来越好,早已满心欢喜,就对说这些话的人嗤之以鼻。不劳而获,当寄生虫的日子,不会再来了。  医院职工,最忘不了的是,□□时,根本买不到鸡蛋。为了让正在长身体的,两三岁的孩子,有个鸡蛋吃,不少职工,都在家中喂养了一两支母鸡,孩子的剩饭,也不浪费了,但也被视为走资本主义道路,街道革委会的人,撞进家中,将鸡活活打死,说这不是小事,是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大是大非的事,是保证红色江山万年长的大事,扬长而去。当婆婆的,见孙子没有了蛋吃,伤心得直掉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