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1.欣欣向荣(1 / 1)医院六十年见闻首页

那时职工们住的宿舍,都是旧军营留下的破房子,有的是马厩,有的是仓库,稍加修补改建后,勉强能遮风避雨,没有厕所、浴室,就成了低年医护人员的宿舍,加之又是上下床,居住十分拥挤。  熄灯入睡后,有的说梦话,有的鼾声如雷,有的上中夜班,有的拉肚子跑厕所,出出进进……弄得其他人无法入睡,因此都盼望,能尽早修建规范的,职工宿舍,特别是那些已婚职工,更盼望一家人能住在一起。  手中有了钱,首先要满足的是,早已完工的内科大楼,需要购买的病床等病房设施,收治病人。这样可增加三百张病床,缓解病床紧张的现状。其次是购买大量药品、医疗设备、教学用品。再其次是逐步恢复因荒年停建的计划项目。  那时做事都要精打细算,一举两得,如礼堂要兼食堂;防火的储水池兼游泳池;洗浆房兼职工、病员的公共澡堂;阶梯教室白天给学生上课,晚上给医护人员开展学术讲座;为教授、院长们修建宽敞的宿舍,也是刻不容缓的大事。  这些建筑陆续开工后,医院里一片欣欣向荣的景气,职工们无不欢欣鼓舞。徐有志等一有空就喜欢跑到工地上,看看那些建筑物一天一个样的变化,每当一幢建筑物峻工后,就立即在它的周边进行绿化,有树、有花、有草,有不再泥泞的水泥路,使医院的面貌逐渐美丽起来。  一年多后,有了食堂,听报告、看电影可以拿个小板凳坐在遮风避雨的食堂;一日三餐可和好朋友坐在一桌,边吃边聊天;那时的饭菜,不但见得到三年久违的油珠,有时还可吃点肉、蛋、鱼,再也不像过去,不论刮风下雨,都只能端上一碗盖浇饭(二两米饭上,浇上一小瓢有盐无油的水煮老干菜叶),边走边吃,不等走回宿、病房或办公室,就吃个精光,肚子仍然有饥饿感,不得不用半碗开水涮涮碗,喝下去才有一点饱的感觉。  新修建的教授、院长宿舍,有厨房、卫生间、阳台,有的是三室一厅,有的是两室一厅,一家三代六口住两室一厅虽然仍觉有点挤,但比过去只能挤在没有卫生间和厨房的两间屋内,只能在食堂就餐,跑公共厕所要舒服多了。  那时分配住房,是按资排辈的,尽管修得太少,但年资高的搬进了新房,就会让出旧房,多少也缓解了一点住房十分紧张的情况。特别是听说,明年、后年还要修已婚宿舍,就更觉有盼头了。   有了澡堂,每周都能去痛痛快快洗个热水澡,顺便也将换下来的衣服,用热水洗得干干净净。夏天,还可以去游泳池既锻炼了身体,又纳了凉……  有了运动场,就能组织民兵训练,那时各单位对民兵都十分重视,一旦敌人来犯,全民皆兵,让侵者陷入汪洋大海的民兵中,有来无回;喜爱运动的年青人,就能打蓝球、排球、羽毛球,玩单双杠,练长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