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7. 顶梁柱的启示(1 / 1)医院六十年见闻首页

徐有志和王自强两人从小到今,都没有进过西医院,对这么大的医院,是十分陌生的。到医院报到后,就接受了催收欠费的任务,一心想到的是如何完成任务,也没有时间去医院内各处看看。  但在催收欠费中,却通过农民家中的顶梁柱,得到极大的启示,深深地认识了医院的重要性。明白了中央政府,在财政还十困难的时候,在这里建立医学院和医院的重大意义。  他们在农村,多次见到一些家中的顶梁柱,康复回家后,又能挣工分了,支撑起上有老下有小的整个家庭,虽然全家生活仍然十分清苦,挖野菜、喝稀粥,吃咸菜;穿补了又补的百纳衣,但这是一个完整的家,有了顶梁柱,全家人就有了希望,家庭再清贫,也是完整的、乐融融的。  一些顶梁柱还是生产队的种田能手,承担着整个生产队的选种、育苗、插秧、施肥、收割、轮作……队里的一切农活,事事离不了他,可以说也是整个生产队的顶梁柱。  与此相反,顶梁柱医治无效,去世的那些家庭,情况就完全两样了,全家人长期沉浸在悲痛中,白发人送走了黑发人,心中的悲痛是不言而喻的,膝下嗷嗷待哺的孩子,没有了当爹的,更让人心碎。  妻子即使是一个全劳动力,也没有能力养活全家人,照顾了家中老的小的,没有□□术,就出不了工,挣不了工分,也干不了自留地里的活。  农时不等人,播不下种,或收不回已成熟的庄稼,就只有喝西北风,成为生产队的负担,国家的负担。  这样的家庭,全靠队里救济。但荒年时,队里去世的顶梁柱太多了,僧多粥少,大家都只能在饥饿线上苦苦挣扎。目睹了这些家庭的情况,催收欠费的人,特别心酸。  徐王俩人,深深认识到,医院救死扶伤工作的好与否,对个人、家庭、社会、国家都有巨大的影响,远比当一个救护兵,救治一位、十位战友的影响更大,也深感能分到医院工作的光荣,今后工作责任的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