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无意间保住的学籍(1 / 2)我的生物脑盘首页

日本语这门外文课就在英文课教室旁边的大教室,上课的是个六七十岁的老学究,叫汤一修,讲起课来总爱夹带私货,却能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每每开堂就是些闲聊瞎扯,但却是学生们最爱听的部分。

“对世界发展史有了解的都应该明白,近两百年来因大明帝国的固步自封,又因自古而来的文化影响,使得一批西方国度得以发展起来,尤其是美英俄等国渐渐以唯物科学为源根基壮大起来竟能与大明帝国并驾齐驱。尤其是近百年来因战争的原因,我大明帝国国力消耗及其严重,更加使得西方压过了我大明一头,这才有了部分想要改革的大臣高喊‘师夷长技以制夷’,那么要师夷制夷是不是就要先通夷呢?所以语言就很关键了。”

“这才是帝国开设外文课的关键所在啊,同学们,日本语虽然只是一门不完全的语言,更是咱们过去从属国的汉语魔改版,但还是有学习的必要的,我也不管你们是因为想找个霓虹媳妇还是想到日本去体验一把风俗店的,你们都是在为帝国的改革做贡献啊,你们都是好样的。”汤一修义正辞严的讲完这一段,下面许多男同学都哄笑起来。

“老汤,说得好,咱们都是在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这国策做贡献,话说咱们大明到底要从日本学些什么啊?老汤你给说说。”有个浓眉大眼的男同学问。

“你们这些小娃娃笑个屁啊,日本的风俗文化为我大明的公民生育计划和青少年教育起了多大的作用你们知道吗?”

“虽然我本人是不太提倡这些化外糟粕文化流入,但毕竟是有好的效果的,咱们大明许多艺苑不都是在学习人家的风俗文化吗?现在大明帝国青少年一代还有谁是不知道日本风俗文化的?你们要正视。”汤一修若有所指的说。

教室里有些同学果然想到了些什么。王明不觉想起自己曾经看到过的一篇文章,他站起来问“老汤,我以前看到过一篇脑医学报告,说长时间看那种片子的人,大脑外层和身体行为会因为这些刺激面的麻木,需要口味更重、数量更大的东西来刺激,这样一来,咱们帝国的万维网上泛滥成灾的日本风俗视屏是不是一种文化入侵呢?”

汤一修有些意外,他记得王明这小子可是经常哄堂的那一批人之一,“王明同学这个问题很有见解,值得大家深思,好了,现在开始上课。讲应神天皇。”

“在《日本书记》上记载,‘上古之世,未有文字,贵贱老少,口口相传’,应神天皇时才从百济传入汉字,也就是东汉末年的战乱时期,正是汉人、朝鲜人开始大批移居日本的浪潮时期,给日本带来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如,统织、制陶、制盐,”

“应神天皇时期出现了象征王权的巨坟,所以又称为古坟时代。”汤一修先用日本语讲了一遍又一句句的讲解翻译。

“日本语的写法是汉字+假名,他的书写对咱们大明学子来说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主要是开口说,而日语又是用汉子来注音,所以它虽然看着复杂,对于我们来说是有规律可循的。”

今天王明听着汤一修的讲课,竟感觉颇为有意思,根本不按教材走,随心所欲的讲,却让他津津有味,当然,用日本语说的时候是听不太懂的,就是依稀几个词汇能分辨。

等到下课,汤一修特意过来拍了拍王明的肩膀,“不错,好好努力。”王明感觉一阵头皮发麻,“今天是怎么了?都来拍我肩膀,我以前很差吗?这才哪到哪?”他摸了摸后脑勺,“可能是我头上的纱布太显眼了。”

就这样不自觉间上午的可居然就上完了,这对于王明来说是极为少见的,他心态奇怪的就发生了改变。看着自己美术课上的课堂画作,不自觉又回想起刚才美术老师的评价来:

“王明同学,咱们今天画的是狼,虽然你画的这条漫画版哈士奇很传神,但这堂作业还是不能让你及格。”

王明看着美术老师那无情冷艳的脸,一阵苦恼,“老师,作业评价就不能小声点说吗?我不要面子的。”

想到下午还有司法初探和国际关系浅谈这两门课,王明这才提起神来。

“带快些吃东西,等下再将下午的课程装到脑袋里。”一想到已经被他挂在胸口的优盘,他就感觉自己充满了力量。“学习原来是这样的有趣,难道这就是学霸的快乐吗?”

突然被人从身后搂住肩膀,“老王,走,一起吃饭去。”是那个惨白少年。

“大朗啊,你媳妇去不?也一起吧。”王明随口说道。惨白少年嘿嘿一笑,“你看我和潘瑶什么时候分开过?”但突然又觉得哪里不太对。

“去去去,以后不要叫我大朗,你小子当我没读过书呢,叫我伍达朗,你小子嘴太损了,动不动藏话头。”

午饭王明特意点了许多高蛋白的食物,猪蹄都狠狠吃了两只。回到宿舍就又准备糖水,拿出电脑转移起课程来。

司法初探这门课包含了许多要背颂的内容正适合他,司法起源、法学简史、司法与道德,5Kb5Kb的转移,不过半个小时就搞定整个学期的课程,再转了小半部的外交课程,这才心满意足的拍拍已经烫红的脸。

急忙又喝了许多冰水降温,洗了把脸这才微微好受些,但却感到身体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