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二章 亚运会决赛前夕(2 / 2)误入球途首页

而且中国男篮长期以来喜欢和侧重的“高举高打”内线战术,也让更多人乐意去打前锋、中锋。你看从巴特尔、王治郅开始到姚明、易建联,几乎每个走出国门的都是传统内线。哪怕是另外一个走出国门的后卫,孙悦,也拥有着两米零五的身高。

不过宫鲁鸣很庆幸,中国男篮还算是有着一些优秀的控卫苗子。比如正在养伤的刘晓宇,比如现在的郭艾伦,又比如现在的白李。

特别是白李,现在宫鲁鸣越看白李越像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

中国男篮讨论了很久,或许很多球员都给不出什么建设性意见,毕竟球员不是教练。球员作为上场比赛的人,对战术的执行或许很到位,但是对战术的调整和人员安排却可能不是很理解。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只有站在场边的教练、助教,才会有更多地心思去观察,去思考战术变化及其带来的影响,什么时候什么人用什么样的战术。

当然,长时间坐在替补席上的球员也有这样观察和思考的机会。

这也是为什么在NBA,很多伟大的球员都没有办法成为教练,因为他们比其他人更懂得打篮球,但是他们可能不懂得怎么安排五个人打篮球。

比如,你让乔丹去做教练,很有可能会出现下面的对话。

“迈克尔教练,接下来我们该怎么打”。

“接球,起跳,投篮。”迈克尔会这么回答。

“具体点呢?”

“接球,起跳,比对手更晚落地,或者跳的比对手更高,你就可以投篮了”。

这个时候估计球员就会在心里来一句,去年买了个表。但是你能说乔丹不懂球吗?那肯定不能,只不过乔丹本人一直都是这么打球的。

反而是那些长时间坐在替补席上的球员,因为拥有长时间观察比赛、思考比赛的机会,所以他们相比于主力球员,可以有更多地时间能够学习到教练的执教方法和理念。

像菲尔-杰克逊、帕特-莱利、德安东尼等等着名的教练都曾经作为球员在NBA征战过,不过他们在作为球员时期差不多都是一些名不经传的球员,那数据真的是惨不忍睹,但是在执教方面却展现出了天赋。

你说他们不懂得篮球吗?只是每个人对篮球的理解不一样而已。

但是男篮这一晚上的讨论,最起码让宫鲁鸣感受到了,中国男篮的团结和信心。

这是最重要的,宫鲁鸣想。

中国男篮在超出了原本的预期打进了亚运会决赛之后,中国男篮的状态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

气势如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