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6 章(1 / 2)巫医的远古生活首页

好一会儿才确定下来,这些干枯的植株按照前世的叫法应该是叫茭白别名·篙瓜。古人称茭白为“菰”。在唐代以前,茭白被当作粮食作物栽培,它的种子叫菰米或雕胡,是“六谷”(稌、黍、稷、粱、麦、菰)之一。直到后来人们发现,有些菰因感染上黑粉菌而不抽穗,且植株毫无病象,茎部不断膨大,逐渐形成纺锤形的肉质茎,这就是现在食用的茭白。

记忆中茭白多生长于长江湖地一带,适合淡水里生长。属喜温性植物,生长适温10~25℃,不耐寒冷和高温干旱。在南方人工种植的比较多,自己现在所在地方的气候温度更偏向于北方,没想到在这里看到它。

在确定下来是自己熟悉的那种植物的时候,木心里面还激动了一下,不过很快就平复了下来。现在茭白都只剩下枯黄的杆子了,除了能够烧火之外,没其他的用途。

收回手准备继续往前面走的时候,旁边传来了昆的声音。“木巫是在用神力探测菰吗?菰每年倒是像稻谷一样会结果,但是口感和产量远远比不上稻谷。不过倒是一样吃食,等到了菰米成熟的季节,倒是可以来收下,顺便收获些鱼回去。”

昆本来只是看到木在探测菰顺便一说,可是说着说着就觉得这个办法可行。食物什么时候都是不嫌多的,菰米保存得好的话,也可以保存很久,留到冬季吃。明年的时候可以来早一点,不那么赶,有时间可以慢慢收。反正菰米也不用像部落里面栽种的水稻一样需要花费精力,只需要去采摘就行了。而且那个时候的鱼也肥了,不像之前水暖的时候要产卵生崽子。

之前就听过林部落一些关于鱼的话,有鱼卵的鱼不能吃,要放到水里,这样才能有源源不断的鱼。这话听着很有道理,只不过那个时候人都吃不饱,靠打鱼吃活命,谁还在乎这些。现在加入林部落了,就可以注意些这个,希望每年来都能收获大量的鱼。

“这个想法很不错,回去的时候可以和长老们一起商量商量。菰米九月抽出茎,大概秋霜过后采摘。那个时候正是准备过冬食物繁忙的时候,外面的猎物正肥,果子、菜什么的也要采摘。不早点商量一番,可能到时候会手忙脚乱的。”

木巫一边随意的说着,一边想着菰米果实长一寸多,皮呈黑褐色。因雕喜欢吃其种子,古人也叫雕菰米。《本草拾遗》:“止渴。”《纲目》:“解烦热,调肠胃。”《中国主要植物图说·禾本科》:“治心脏病等,或作利尿剂。”、、、、、、

听着木的话,昆心里面的兴奋稍微减弱了一些。想想就觉得心痛,要是到时候不能来收集的话,那些菰米就白白浪费了。可是转念一想,要是好好的安排一番的话,也不一定不能前来采集。

“到时候回去的时候我选一些菰株回去,栽种到河边。”木仔细的观察着湖边这一丛丛枯萎的茭白植株道。

昆听到这里心里一喜,木巫既然这么说了,那么移植回去就一定能种活。自己怎么没想到了,在这里不好收菰米,在部落周围就好收了。部落里面女人手脚麻利一点,就能够收集好。“要不我们多弄些回去?”

“我们这次来主要是弄鱼的,时间本来就紧,哪有时间多弄?这马上就要下大雪了,还是早些回去好。”木一听昆这话,就知道他想多弄些回去,来年好多收些菰米。但是这次来的目的是鱼,多弄些鱼才是正经的。冬季向来都不太太平,谁知道到时候会遇到什么。带多了东西,不好动手。再说了要是中途大雪封路,就算有滑板,东西也不好带回去。

而且自己之所以带茭白的植株回去,就是想培育些茭白出来。茭白的味道不错,特别是和各种野菜比较起来。野菜是有各种营养、好处,但是味道真的不是很好。自己家调料什么的不是很缺,舍得下调料,味道倒是不差。加上自己有异能和前世空间里留下的蔬菜种子,倒是时常能吃到口感好的新鲜蔬菜。

但是其他族人吃的味道就不是很好了,很多就是加水煮放点盐,或者和骨头、肉炖。特别是冬季,放少少的骨头或者肉,加入很多晒干的野菜。这两年就算自己把蔬菜种子拿出来种了,也是分季节的。

现在部落里面只有那几种蔬菜可以吃,产量还不是很好,只有很少的时间能够吃到。茭白的产量不错,还能产两季。而且营养价值也很高,还有药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