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7章 消除隐患(2 / 2)大周之雄风首页

久别重逢的兄弟也有许多话说,赵匡义已经三十一岁了,他虽然饱读诗书,但是他却不愿意参加科举,他觉得让监考官来评核自己是一种折辱。以前自己可以跟着兄长出征,参议军事,备受将士们敬重,如今却不能随军,让他很不习惯。经商他是不会去做的,对他来说,那是贱民的营生。如此一来,赵匡义变得无所事事,唯有在家读书,打发时间。

赵匡义曾经外出访友,只不过他认识的人好像都不见了,让他十分无趣,朝廷的官员又忙于政事,没有人有时间跟他闲聊,如此一来,赵匡义就更是无聊,在家不时发脾气,阴沉着脸,让人害怕。

夫人符氏小心侍候着自己的夫君,只不过她不明白赵匡义的心思,总是不得要领,相当郁闷。符氏每个月都要进宫给太后请安,也间接提过请太后给赵匡义一官半职,让他报效国家。郭宗训很清楚赵匡义的德行,知道他目空一切,善于空谈,根本不能治事,但是他很给面子太后,也就顺水推舟,请王溥安排赵匡义一官半职。只是赵匡义眼高于顶,根本看不上,就只好作罢。

事后赵匡义还斥责符氏,太过小看自己,拿芝麻绿豆的小官来敷衍自己,简直就是折辱,自己志存高远,看不上!符氏只好作罢,再也不敢推荐了。

失去一个个机会,赵匡义只好呆在家里,百无聊赖。赵匡义对于毒药有特别浓厚的兴趣,以前在扬州还捣腾过一段时间,只是后来获罪,什么都没有了,那些术士、医师都消失得无影无踪,让他无法再搞这些心头好,实在是郁闷。

好不容易等到兄长回来了,赵匡义再次向赵匡胤提出要求,想跟着他一同出征,以便长长见识。以前,赵匡胤当然可以答应,只是今时不同往日,军队管理严格,没有私人的幕僚存在,即使主将也不可以随便带人进军营,更何况赵匡胤知道自己这个兄弟的德行,这么可能答应呢?

他只好和盘托出,把军队的管理制度和权责分离向赵匡义做了一番解释,拒绝了赵匡义的提议。赵匡义完全没有想到兄长会拒绝自己的提议,大失所望,听到赵匡胤讲军中的规矩之后,他明白了,朝廷对军队的掌控很严,自己是难以涉足了。

“兄长,那大事做不得啦?”赵匡义好像自言自语,又好像是询问赵匡胤。

“兄弟,别再做梦啦,能安享太平、安享荣华富贵已经不错啦,皇上对我们已经仁至义尽啦,不要节外生枝,否则咱们赵家就完了。”赵匡胤当然明白赵匡义想什么,也知道他的性格,绝不会轻易罢休,他还是苦口婆心地劝赵匡义放弃妄想。

“娘亲说兄长是个办大事的人,而且降世之时天降瑞祥,难道不是天命所归?”赵匡义还不甘心。

“即使娘亲说的是真的,但是皇上的神奇之处谁人能比?世间人说皇上乃星宿下凡,难道你没有听过吗?你是没有见过皇上的神奇,为兄却是亲眼所见,周军能够击败辽军,横扫大草原、驱逐辽军,完全是皇上的大手笔,辽军的铁骑在周军面前完全没有优势,让我军打得丢盔弃甲,如果不是皇上,我们根本打不过辽军。你就不要妄想了,为兄不会再干那些事了,廷宜要是没有事干,那就读读书,反正几个侄儿也需要教导,家里的花费有限,为兄如今的收入足以让你们过上好日子的。”

赵匡义知道再也无法说服兄长了,只得作罢。

在情报司、锦衣卫的严密监视下,即使赵匡胤想帮忙也办不到,更何况赵匡胤不帮忙,赵匡义再也没有折腾的机会,只好乖乖地待在家里构建自己的空中楼阁。

曹州防御使李光俨一家也享受到赵匡胤集团的待遇,在情报司、锦衣卫的严密监控下,李光俨一家虽然自由活动,待遇优厚,只是他们难得接触到党项族人,即使偶有拜访也成不了气候,因为定难军已经被朝廷彻底掌控了,党项族人慢慢享受到朝廷的恩赐,没有造反的意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