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1章 夺情(1 / 2)大周之雄风首页

相对于厉兵秣马的军中同袍,赵匡胤就清闲多了,他正处于丁忧期间,也没有跟别人来往,书信也没有,几个义社兄弟在他母亲过世的时候,由于人在外地,都派家人送过信来致以问候,帮帮忙,然后就不再打扰他了。

赵匡胤处于相对的封闭期,当然也不知朝廷有什么大事。每天粗茶淡饭,看看书、练练武,顺便教导赵德昭读书、练武,以前忙于军务,真的没有这么多时间和儿子在一起,如今有时间,赵匡胤就耐心地教导赵德昭识字、练武,遇到自己也不明白的文章,就请教赵匡义,赵匡义是家里学识最好的。

赵德昭十岁,家里环境好,丰衣足食的,身体长得很壮实,赵匡胤待在家里,就让赵德昭像军中士兵一样,进行各种训练,既练体能,又练器械,当然少不了赵匡胤的三十二势长拳,赵匡胤并不急于求成,一招一式地教儿子练习,又做出示范,慢慢演示,让赵德昭学习。

赵匡胤妻子,王氏,为人“恭勤不懈,仁慈御下”。先帝曾赐王氏冠帔,封为琅邪郡夫人。王氏见赵匡胤天天都要赵德昭训练,有点心疼了,“夫君,日新赵德昭,字日新年幼,不能与军中士兵相比,略加学习即可。”

赵匡胤点点头,又摇摇头,“往日事务繁忙,无暇照看日新,如今有时间,正好教导日新,以后如果没有时间教导,他就错过学习的机会了,读书很好,但是学武傍身还是很重要的,即使不用上战场,也可以强身健体啊。日新体格强壮,如今正是好动的时候,正好学习武艺,省得把心思花在别处,惹事。”

王氏见赵匡胤如此说,也就不再劝说了,吩咐厨房每天做点好吃的给赵德昭,又亲自料理赵德昭的起居,生怕累着这个儿子。

学习了一个多月,在赵匡胤的精心教导下,赵德昭也学得似模似样的。这天,赵匡胤看着他打一通长拳,虽然力度不足,也是有板有眼的,假以时日,必可成才,赵匡胤很满意。

旁边的赵德芳依着赵匡胤,缠着他,要他抱,此时赵德芳还小,才两岁,牙牙学语,赵匡胤轻轻抱起赵德芳,看着这个小儿子,赵匡胤充满了爱怜,最喜小儿无赖,估计就是赵匡胤此时的心态了,似乎很享受这天伦之乐。

赵匡胤的弟弟赵廷美也跟随赵匡胤一起练武,他比赵德昭大四岁,也是长得强壮,练起长拳明显力度大许多,也标准,赵匡胤点头称道。反正时间长得很,三年啊,慢慢学习吧。

众人练武的时候,赵匡义总是缺席的,他最不喜欢这些玩意,觉得这是粗人做的事,跟诗词歌赋相比,简直就是天渊之别,还不如来几首诗词更有意境。

赵匡胤也不勉强他,反正都待在家里,各人喜欢干什么自便吧,也无谓勉强。

正当赵匡胤以为要慢慢等足三年的时候,这天,赵匡胤收到旨意,皇上召见。

赵匡胤连忙收拾一下,跟着内侍,坐上马车直接进宫面圣。

车上,赵匡胤也没敢询问皇上为何召见,不过自己想自己也没干什么事,如果是慰问也不用召见自己吧,也许是好事也不定,既然之前自首后没有大的惩罚,现在应该是好事居多吧。

来到郭宗训办公的地方,没等多久,赵匡胤就看到一个年轻人出来,把他招了进去,走进办公室,赵匡胤见到郭宗训正坐在办公桌后面,旁边站着的应该是周处,马上上前叩拜:“臣赵匡胤叩见皇上,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爱卿平身,节哀顺变,赐座。”

“谢皇上。”

“爱卿,最近在做些什么事啊?”

“回禀皇上,臣在家丁忧,看看书、练练武,还有就是教导小儿,除此之外也没有别的安排。”

“今天把你招来,主要是一个事,朝廷即将伐唐,朕想知道,爱卿是否愿意出征?如果愿意,朕愿意请朝廷安排夺情。还有,如果这次不方便,下次再来也无妨,如果这次爱卿愿意去,可以到羽林卫担任副参谋长,就是给军事主官出谋划策,目前羽林卫没有参谋长,这个副参谋长代理参谋长的职责。”

听到皇上的提议,赵匡胤又惊又喜,皇上没有骗自己,还是给机会自己了,而且是皇上的嫡系部队,虽然只是副参谋长,但是总比没有好啊,况且皇上也说了,羽林卫没有参谋长,自己如果去就可以代理参谋长,冲锋陷阵、临机决断、出谋划策,正是自己最擅长的,只要可以上前线,一定有自己发挥的地方。

只是,自己正在丁忧,母亲过世才一个多月,自己就去出征,未免太过无情了,只怕天下人耻笑啊。

略作思量之后,赵匡胤就说:“臣蒙皇上不弃,给予机会,臣愿意为国效劳,愿为皇上肝脑涂地,只是亲恩厚重,不得有违的,不敢乞请夺情。”

“哦,本来朕是不应该打扰爱卿尽孝的,不过这次机会难得,所以把爱卿招来,了解啊爱卿的意愿,而且这个工作不是马上就做,朕可以特许你在家多待一段时间,到了腊月,你再和部队汇合当然如果确实不行,就等下次,朕一定给你机会。”

“朕听过圣贤说过: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有的人在万里之遥,捍卫国家的安全,无法侍奉父母,表面看是不孝,其实他们在远方保卫国家,也保卫了自己的父母,是一种大的孝。没有国哪有家呢?”奇书网qi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