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3章 李煜的励精图治(1 / 2)大周之雄风首页

李煜,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李煜继位,尊大周为正统,希望每年向大周进贡以保平安。

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

李煜出生南唐深宫,自幼受皇宫亲眷、宫人爱宠,因而尚奢侈、好声色。

李煜曾用嵌有金线的红丝罗帐装饰墙壁,以玳瑁为钉又用绿宝石镶嵌窗格,以红罗朱纱糊在窗上屋外则广植梅花,于花间设置彩画小木亭,仅容二座,李煜就和爱姬周氏赏花对饮。每逢春盛花开,就以隔筒为花器插花,置于梁栋、窗户、墙壁和台阶上,号为“锦洞天”。每年七夕生日时,李煜必命人用红、白色丝罗百余匹,作月宫天河之状,整夜吟唱作乐,天明才撤去。

李煜继位后,由于大周已经拿下南平、武平、蜀国、南汉,明眼人都知道大周的兵锋已经指向南唐,只是时间未定而已。

面对如日中天的大周,南唐朝野充斥着一种悲观颓丧的气氛。

登基依次,李煜就召见陈乔、张洎。

“参见皇上。”

“两位爱卿平身,赐座。”李煜很客气,虽然李煜文采非凡,但是处理政事并不是他喜好的,只是如今登基为帝,不得不为之。李煜也知道南唐势如累卵,不得不谨慎从事。

“我朝国弱,面对强大的大周,实非幸事,况且大周自去年年中以来,接连拿下南平、武平、蜀国、南汉,吴越国也是对大周言听计从,这样一来大周对我朝形成包围之势,朕欲请教两位爱卿,何以处之?”

“皇上,我朝如今势弱,理应励精图治,整军备战为宜。如今大周天子年幼,无力理政,大周可以保持不乱着实难得,去年以来穷兵黩武、征战频繁,估计也是兵力疲惫,拿下大片土地也需要一个消化和弹压的过程,以求获得稳定的局面,估计大周暂时不能威胁我朝。”

“臣以为,我朝还是应该向大周示弱,麻痹大周,为我朝重整军备争取时间。先帝获得大周世宗皇帝的同意,允许我朝修缮城防,因此我朝就不停地修缮城防,去年以来又练兵不辍,有了一定的基础。不过,自从淮南失利之后,我军掌军的将领受挫严重,面对大周似乎没有一战的勇气,臣以为皇上可以提拔一些宿将和一些新锐,重新振作军心,或者练一批新军,扭住目前低沉的士气。”

“江南守国,其利在江,我朝应该加强水师的训练,有史以来,江南水师无敌于天下,想当初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皆是如此,我朝有先天的优势,所以我朝无须妄自菲薄。”

“我朝水师要加强巡逻,早做准备,争取在大江之上击败来犯之敌。沿江各个要点也要屯重兵、广积粮,这样一来,即使大周军队偷渡过江也无法拿下城池,一旦发现大周军队过江,咱们就坚壁清野,让他们拿不到补给,又派遣水师切断敌人的退路,如此一来,周军必定无功而返。咱们做足准备就可以遏制大周窥视江南的野心。”

“皇上,自年初以来,扬州的赵匡胤向朝廷自首,涉嫌谋反事宜,被调回东京,后来判刑入狱,扬州方面没有军事主官,咱们的压力减少很多。李重进一直在寿州驻扎,这就是我们面对的最大军事集团。江陵城是大周的宰相王著在镇守,这个王著乃文官,也未见有大量的军队集结,所以据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周暂时没有动手的可能。”陈乔侃侃而谈,说出很多李煜不知道的情报。

“赵匡胤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殿前都点检也想谋反,呵呵,大周郭宗训的位置也不好坐啊,不知还有谁想谋反呢?赵匡胤谋反也不宰了他?不可能吧?他为什么要自首,这么笨呢?甘愿受刀斧加身,太不可思议了。”李煜有点好奇。

“是的,皇上,臣也不明白,实在难以理解。”陈乔回应道。

“管他呢,皇上,臣也同意子乔陈乔,字子乔的建议。我朝如今尽可能低调一点,事大周甚恭,获得信任,以争取时间备战。除了沿江部署重兵之外,南都也要加强战备,还有鄱阳湖的水师也要保持警惕,确保有一战之力。”张洎附和道。张洎行止洒脱,文采清丽,博览佛道书籍,参预机密,恩宠第一。

“皇上,除了军事方面,财政方面也要做出一些变动才行。”

“先帝在位之时,战争连绵,我朝国削势弱,国库空虚,增加发的税负很多,民力疲乏,如果朝廷可以减免税收、免除徭役,与民生息,必定可以争取民心,有利于备战,也有利于激活市场的活力。还可以取消之前设置的诸路屯田使,将各郡屯田划归州县管辖,将屯田所获租税的十分之一作为官员俸禄,这样一来,既增加了赋税,又可使百姓安心耕作,免受官吏的挠刻。”爱心999ax999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