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3章 终于出手了(1 / 2)大周之雄风首页

郭宗训问陈诚,江陵城那些人抓回来有没有再审一遍,“回皇上,那些人送回来之后,奴婢又重新审了一遍,口供没有问题,因为他们都是隔离开的,看守的人都是咱们的人,而且我们的人都是两个人以上一起接触犯人,犯人没有串供的可能。审讯确认,他们都是赵匡义的亲随,其中有两个曾经跟随赵匡义来过东京,我们的人见过。这次行动是赵普和赵匡义安排他们做的,他们也没有见过赵匡胤来安排什么。”

“你怎么看赵匡胤的角色?”

“皇上,这里面还是有两种可能,一就是赵匡胤暗地里指使赵普和赵匡义办这件事,二就是赵普和赵匡义背着赵匡胤办这件事。不过从现在赵匡胤的处境来说,这件事失败影响更坏,他必将再次失去权力,估计再也没有机会了。即使成功也不一定轮到他被重用,难道他不觉得皇上在提防他吗?”

“你是觉得赵匡胤不知道这件事?”

“因为对于赵匡胤来说,即使原来有图谋,但是现在这种情况,不再节外生枝,起码在扬州还有机会参与讨伐南唐,还有机会立功,这是最好的选择了。”

“嗯。”

“好吧,韩微,通知一下范质、魏仁浦、王朴、张美、张永德、慕容延钊、向拱、韩通、袁彦、高怀德、张令铎、宋延渥、王全斌、潘美下午来开个会,看看该怎样处理。”

“是。”

郭宗训看着各位不明就里的中枢重臣,有点不好意思,“实在是很抱歉,把你们的休假打断了,不过,这件事有点特别,你们班师途中,在江陵城发生了一件事,你们有些人是亲历者,北路的向拱等人就没有见到,韩微,你来说一下详情,大家听一下,看看怎样处理更为稳妥。”

于是,韩微就把江陵城张贴小传单的事说了一遍,又把那些已送回来的犯人的口供复述了一遍,只说事实,一点推测、评论都没有。

张永德听完之后脸色很不好,这是他心头的痛,本来张永德非常欣赏赵匡胤的才干,以前经常给机会赵匡胤、经常向先帝推荐赵匡胤,看着赵匡胤出类拔萃的表现,深感满意,自认为是为国举贤。没想到自从先帝大行,皇帝把自己调回来之后,让自己看到赵匡胤私底下的一些班底,着实吓了自己一跳,自己实在是太大意了,本来这些都在自己眼皮下发生的事,自己偏偏没有留意,没有把这些事串起来想想,假如他们要起事,真的很麻烦。

去年年初,赵匡胤被派到扬州,自己还为他说话,为他送别,为什么他就不为我想一想呢?难道我对他还不够好?

现在我得胜归来,你的弟弟派亲信来江陵城传谣言,分明就是想逼我造反,想让皇上对付我,幸亏皇上早就有言在先,否则我就麻烦了,哇,如果他们跟随我出征,会不会在江陵城逼我造反呢?想到这里,张永德冷汗都冒出来,幸亏皇上把南征行营的职权拆开了,又是监军、又是参谋长,还有赵匡胤的那几个兄弟也不在自己身边,否则真的很难说会发生什么事。如果赵匡胤一直有这样的图谋,真是心腹大患,谁知他什么时候发难?

众人听完,都不做声,不知道皇上叫他们来是什么目的,听完这些消息,不知道皇上想怎么做,所以不好表态。

沉默了好一阵,郭宗训看到众人沉默,就清清嗓子,“朕一向以为判断一个人好坏,要听其言、观其行,这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猜测并没有好处,相互不信任必定难以一起办好事情。咱们的目标远大,一两个人是办不来的,咱们需要更多人一起来做,才能办好。”

大家一听,哦,猜测并没有好处,就是不能确定的就不算,看来赵匡胤算是避开一劫了,不过赵匡义和赵普这样干实在是太下作了,如果得逞,只怕大周早就是开打内战了,不知在座各位谁跟谁在开打呢,自己也不一定能逃过一劫。

“皇上,应该把赵匡义、赵普缉拿归案审查一番,看看这样做目的何在?主谋又是谁。”

“把赵匡胤调回来一同调查一番。”

“目的何在?最好就是张永德起兵打回东京,他已经带走大部的禁军,皇上只能调回李重进、王审琦、石守信的部队,向拱的部队、甚至赵匡胤的扬州兵,一起保卫东京,那时你们看看这些部队都听谁的?听李重进的,还是听赵匡胤?”

“如果张永德攻势凌厉,这确实很明显,他们都是大周的精锐,大周腹地又没有什么部队可以抵挡,很快就可以直达东京。”

“赵匡胤拖慢节奏,或者在附近等着,也许张永德和韩通就会在东京城下就会打作一团,皇上必定求着赵匡胤来救驾。赵匡胤完全可以等战况见分晓再动手,最好就是两败俱伤,赵匡胤来捡漏,然后把赵匡义的谣言扩大化,这样他就可以夺取大周的江山,因为大周的江山是姓郭的,如今的皇上是姓柴的,以后姓赵也没有什么大不了。”

“但是皇上明明是姓郭啊?”

“他们一定会说先帝实际表面姓郭,实际姓柴啊,柴守礼还在西京。”

“哦,怪不得要说皇上原来姓柴,就是为了自己篡位的接口。”

“会不会是赵匡义和赵普的图谋,给赵匡胤制造一个机会?”

“如果赵匡胤管不住赵匡义和赵普,纵容他们胡作非为,也是难辞其咎的,他们俩干的这些都是为赵匡胤谋划的,没有赵匡胤,赵匡义和赵普什么都不是。”

“虽然这样说,但是让他们这样不时地捣乱也很麻烦,万一引起别人猜忌了,就必然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163163xia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