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章 布局1(1 / 2)大周之雄风首页

新天子登基一个月后,已是秋天开始,这天风和日丽,一大早,清凉舒适,在金祥殿,新天子封赏禁军高级将领。

金祥殿内,庄严肃穆,柴宗训端坐正中,宰相观礼,枢密使在旁,召集了在汴梁城的全部禁军高级将领。

首先由内侍宣读圣旨,嘉奖众多为大周南征北战的将领、罗列了大周朝众多著名战争,以及粗略地点名表彰个别比较突出的将领,听着内侍宣读以往的战史,相关各人无不回首往事、引起共鸣从而热血沸腾,有的还加上枢密院的一些点评,更显专业、公正,最后,内侍还说,现在开始新的时代,我们将准备一统天下的伟大事业,有更多的功勋等着各位,所以这里封赏的爵位由侯爵开始,以后国公的位置在等着你们。。。。。。

封张永德为定国侯、李重进为安国侯、赵匡胤为护国侯、韩通为靖国侯、慕容延钊为辅国侯,另外袁彦、向拱、石守信、韩令坤、高怀德、张令铎、王审琦、李筠。。。。。。等都予以封伯爵。

除此之外,柴宗训任命中军都督、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李重进兼领淮南节度使,水军都督、副都指挥使韩通兼领天平节度使,右都督、殿前都检点赵匡胤兼领归德节度使,左都督张永德兼领许州节度使、殿前副都检点慕容延钊兼领镇宁军节度使、石守信兼领武胜节度使、王审琦兼领泰宁军节度使、张令铎兼领镇安节度使、高怀德兼领义成军节度使、韩令坤兼领信武军节度使、袁彦兼领陕州节度使,。。。。。。又任命山南东道节度使、同平章事向拱为西京留守,向拱加官兼任侍中。向拱就是向训,避柴宗训名讳而改名。

然后,枢密使或枢密副使带圣旨到左、右、中行营、水师行营、殿前司、侍卫司宣读封爵的中级禁军将领,并对禁军将士进行天子登基的额外封赏,一时之间,欢呼声、万岁声震耳欲聋,禁军将士感受到天子的恩宠。枢密院官员还宣布了天子将会再适当时候进行阅兵,期待禁军给出好的表现,禁军将领带头山呼万岁、愿为天子效死。

傍晚,收到内侍回复,了解禁军的封赏情况,柴宗训轻轻地舒了一口气,应该是做好了,下面就要把外面的节点控制好了。

“传旨,把向拱、李筠、杨廷璋、曹彬调回京述职,让他们安排好工作。”“遵旨。”

十日后,议事堂召开第二次会议。

各位大臣先汇报了各自的工作、各大行营的整军备战也如火如荼地开展,。。。。。。柴宗训听完汇报,就让内侍宣读了皇商招募情况:已经募集了四百万两,已经开始银矿的开采,现在进展顺利,有新的进展会告诉大家。。。。。。

哇,好手段啊,这么快就有钱并开始发掘银矿,之前听到有招募工程兵的消息,没想到这么快就招募完毕并且开拔、开始工作,通过招募工程兵,取代了服徭役,既收获了人心又保存了劳力,真是舍得花钱啊,手法确是不同。

其实,登基那天,柴宗训就在会议之后,回到金祥殿,叫来自己的随身内侍陈诚,“陈诚,朕想知道汴梁城的风言风语或者是某些大臣的事情,你在大内建立情报司,钱从内帑出,你可以收购一些酒肆、店铺、青楼、车马行等人流密集的场所,安排一些得力人手驻扎、负责收集信息、传回来整理,分门别类存档以备不时之需,对于皇宫附近、汴梁城的进出口、文武百官、军营、仓库、器械作坊等等重要位置也要渐渐安排人手监视,确保汴梁城内外受到监控保护,还有汴梁城内的帮派活动也要慢慢的了解,确保我们掌握汴梁城内的第一手资料,还有安排的人手要不同的来源、相互之间的联系要有隔断,不能给人一串给揪出来,否则我们收集的信息就有可能是假的,会影响我们判断。”

“另外,在汴梁城布置好,运作正常之后就向各个军州安排人手,设置场所,收集信息。与此同时,开展对敌国的情报收集。这些事情先派老手做,同时安排些靠得住的、检查过底细的新手跟进学习,边做边学,由于开始只是在汴梁城做,风险小,可以积累经验,朕会抽时间给你们讲解一些诀窍,可以胜人一筹的。”

“记住了吗?”

“回皇上,奴婢记住了。”“好,马上去办!”“遵旨。”

随后,柴宗训叫来另外一个内侍曹承恩,“曹承恩,朕想知道汴梁城有多少商家、规模大的有哪些,大概达到什么程度,他们做什么生意,与哪位大臣相熟,你安排人手去查一下,整理好告诉朕。”“遵旨。”

三天后,曹承恩把收集的资料整理之后呈上给柴宗训,柴宗训仔细分析了一番,然后跟曹承恩说了招商组商团做项目的事,让他把李恒叫来。李恒,汴梁城十大商家之中实力较弱的,是祖传生意,没有发现跟哪一个官员特别来往的,办事果敢,年轻有为。

李恒小心翼翼地跟着曹承恩做好登记后进入皇宫,穿行在皇宫内,看着巍峨的宫殿、经过不同的岗哨、戒备森严,整个人感觉渺小至极,暗自思量,自己本分经商,应该没有得罪什么人啊,最近也没有什么大生意,虽然自己是想做大做强,但也是很稳妥地做买卖,不知道今天进宫有什么事,看来只有随机应变了。

来到一个宫殿外,曹承恩让他在外面等等,然后进去禀告,不一会儿就听到有太监宣:“李恒觐见。”

李恒赶紧低头走近宫殿,抬头稍微一看,看到正中有个穿着紫袍的人坐在正中,就走近两步,然后跪下,“小人李恒叩见皇上,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华夏书库hxsk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