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好大一家子(1 / 2)从一九八四年开始首页

张浩初把水缸挑满,顺便把碗也洗了,地扫了,干了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母亲看自己眼神中,有一丝欣慰,还有一丝心疼!

张浩初干完家务活,趁着天气好,准备去伯伯家借一个梯子,把屋顶上的瓦片翻一下,每次下雨才知道屋顶哪里又漏雨了。

以前每次都是看着母亲颤颤巍巍爬上去翻,张浩初感觉自己脸有些燥红。

这个年代,计划生育也不知道实行了没,但是在张浩初的记忆中,70.80这一代,家里基本都是三五个兄弟姐妹,少的也有两个,而爷爷那一辈,六七八九十个都很正常,但是能生不一定养得活。

张浩初这个村叫张家凹,顾名思义也就绝大多数是姓张的,凹是指这个东西地形形状,四面环山,山间就是村落,几百户人家在这已经生活几代人了。

人多地少,是这个时代绝大多数农村的现象,82年张家凹也开始分配土地,分配规则就是按人口分配,家里人口多的,自然占便宜。

张浩初家就两口人,一人四分田,八分地,还有一块山地,所以张浩初家也就靠着这点田地养活一家两口,每年交完公粮,家里那点余粮根本不够吃到第二年,所以每年都母亲都得去伯伯叔叔家借点口粮。

母亲脸薄,借过几次也不好意思再去借,所以红薯很快成了张浩初餐桌上的主食,一天三顿占两顿,张浩初又是长个子的年龄,红薯这东西,怎么吃都感觉吃不饱,而且每天都感觉屁股夹着一个打气筒,时不时来上一下,让自己都麻木了。

童年的记忆,让张浩初曾经深恶痛绝,可就是这种深恶痛绝的回忆成为他那最珍贵的记忆。

此时这种生活,让张浩初倍加珍惜,不管每餐是什么,他都吃得很认真,吃得干干净净,没有丝毫抱怨。

因为他知道,自己有着超这个时代几十年的眼光,这种苦日子很快就会再一次成为记忆。

钱对他来说,他真的没多大感觉,这辈子,赚钱已经不在成为他第一目标了,这辈子他只有一个目标,为自己活一次,随心所欲,不在受到金钱控制,也不会再受到那虚伪的人情世故讨好别人!

这个村里三百多户人家,两千多人口,百分之九十五都是姓张,还有黄和胡两个小姓,胡医生就是胡姓,是村里唯一的赤脚医生,基本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在忙前忙后,甚至半夜被人敲门这种事,早已经习惯。

当然,这只是小病,大病还得往五公里外的县城去治。

因为都是一个老祖宗传下来的后代,所以这个村里基本都沾亲带故,反正你看比你大的年轻人,就叫哥就是了,女的叫姐,中年人叫叔叔伯伯就是了,老年人叫爷爷奶奶就是了,反正不会错。

张浩初要去借梯子的这个伯伯可是他的亲伯伯,是他的大伯,父亲九兄妹,大伯今年已经六十好几了,而父亲如果还在世,今年应该才四十岁,父亲是最小的,大伯最大,两兄弟年龄差距二十多岁,这个年代是很正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