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2 章(1 / 2)我家店里什么都有[快穿]首页

“敢问母妃,朕之生父乃何人?”

德盛帝一句话,生生阻住了孟长琳前行的脚步。

她眼中骤见亲子的激动褪去,古井无波如一潭死水,淡声道:“你也不信我?”

德盛帝直起身,身着常服,帝王之势却不掩分毫,透过他,孟长琳像是看到了另一个人。

先帝。

是了,他们都是帝王。

扶着孟长琳的妇人忍不住出声插言:“殿下怎可与他人一般怀疑娘娘?娘娘熟读诗书,通晓礼仪,在闺中时便是出了名的大家闺秀,那些污言秽语不过是丽妃等人嫉妒,殿下怎可相信?”

孟长琳在闺阁之时便名声甚广,有好事者赠美誉“京城明珠”,孟家起初并无将她送入宫廷的打算,但先帝闻其美名,心向往之,特召其入宫,以一宫主位待之。

不久孟妃有孕,先帝大悦,晋为贤妃,十月怀胎,产下一子,排行为五。然而此时宫中却有流言蜚语,言贤妃在闺中之时已与惠王私定终身,五皇子非陛下血脉。

流言不堪入耳,先帝传旨六宫,不得再非议此事,但却心有芥蒂,不仅没有再为贤妃晋位,对刚出世的五皇子也态度淡淡。

宫中无宠者谁都可以踩一脚,孟长琳不为别的,单只为五皇子考虑,也必须重获皇帝宠爱。

这并不难,先帝对孟长琳本就有几分喜爱,在她的算计下,贤妃重获帝宠,但好景不长,几年后,宫中又有流言传出,一如当初贤妃生产时一般。

这一次贤妃没了几年前的好运,当年的流言早便像根刺一般扎在了帝王心头,他没有下旨封口,也没有任何帮助她的举动。

冷眼旁观。

前朝后宫流言沸沸扬扬,连惠王都遭到了先帝厌弃,只因他后院空虚,只一正妃一侍妾,世人道他不好女色,先帝却觉得他是心有所属,对其他女子不上心。

最后的最后,贤妃自焚于寝宫,以证清白,此举将先帝的愧疚放到最大,奠定了五皇子的太子之位。

先帝待贤妃许是当真有几分真情,不仅册了五皇子为太子,更是在贤妃走后身体每况愈下,直到八年后病逝。

但不知出于何种心理,先帝临终前有命,不准太子追封生母贤妃。

贤妃去时德盛帝已有七岁,早已记事,他对生母的情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淡去,但却清楚记得当年时时萦绕耳畔的质疑之声。

在之后的数年时间,哪怕他已经登上帝位,皇家长辈、他的兄弟,甚至是权臣,他们明里暗里都会拿他的身世说事,直到他坐稳帝位,大权在位,将曾经嘲讽过他的人一一处置,那些怀疑他血脉的声音才终于消失。

德盛帝并不在意自己是不是先帝血脉,那对他并无意义,他已是人间帝王,九五至尊,即便不是先帝血脉也无人可以质疑推翻他。

他之所以会问这个问题,也不是因为他在意,仅仅是因为他要进蓬莱阁需要是“客人”这个身份,既然是客人,那便该有所求。

他已是帝王,人间权利之巅峰,什么都不缺少,在入蓬莱阁前,他甚至对长生都没什么向往,思来想去,大概也只有“生父”这一事是他所不知道的。

知道这件事真相的人都已不在人世,若蓬莱阁有本事告知他当年内情,说明蓬莱阁的确非凡人所有。

“母妃。”年轻的帝王看着他的母妃。

孟长琳长睫颤动,抬了抬手,“坐下说吧,这是一个很长的故事。”

不仅长,还与世人所知截然不同。

孟氏长琳是孟家贵女,京城明珠,倾慕她的公子郎君不知凡几,她生得美貌脱俗,才华不输状元,才貌双全,凡是与她接触的男子,何人不对她倾心。

惠王是,先帝也是。

孟长琳不爱惠王,但惠王是一个很好的夫婿人选,孟长琳总要嫁人的,哪怕她看不上这世间九成九的儿郎,可她身为女儿家,生在这样的时代,她注定要嫁人,要离开孟家,为另一个男子生儿育女。

惠王身为亲王,却既不高傲,也无贵族郎君的风流花心,他愿意对孟家上下客气相待,愿意为孟长琳空置后院,孟长琳不喜欢的事,惠王一件都不会做。

这样一个男子,哪怕孟长琳起初并不喜欢他,可也不得不承认,他是世间女子再满意不过的夫君人选。

孟家爱女,打算将孟长琳留到十七岁再出嫁,惠王允了,甚至为她名声着想,惠王处处低调,不曾大肆张扬自己对孟长琳的爱意,只将自己淹没在倾慕追求孟氏长琳的追求者之中,谁也不知他们早已达成默契。